海口云洞图书馆清明节
清明节是周三,云洞图书馆正常开放!
营业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早10:00时至晚22:00开放
云洞公约
云洞图书馆是一个免费开放的阅读交流空间,为了给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实行预约制及限流制,提前线上预约成功的读者可以入场。读者请自觉遵守制度规则,不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影响他人。
每位读者可在线上完成入馆预约,每日限额500人,读者可凭借入馆二维码或身份证在当日营业时间内进出云洞图书馆。外籍人员可凭护照现场预约入馆,每日限额30人。70岁以上老人可现场预约入馆,每日限额30人。
开/闭馆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十时至晚十时;周一闭馆。
查询:云洞图书馆预约流程
清明节图书馆放假吗
不放假。根据《学校办公室关于2023年清明节放假安排的通知》,图书馆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4月5日(星期三,清明节)为法定假日,图书馆对读者开放。
图书馆清明节闭馆吗
根据学校202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图书馆安排如下: 4月5日(星期三)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闭馆1天。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相关知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清明节图书馆闭馆吗
清明节图书馆闭馆。
清明节介绍:
1、2023年清明节的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为:2023年4月5日放假,共1天。
2、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3、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
4、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图书馆介绍:
1、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
2、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另一职能是收藏人们不愿意购买(或者无力购买)的资源,作为馆藏提供大众使用或查阅。
3、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与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4、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它包括发展读者、读者研究、文献流通和推广服务、馆藏报道、阅读辅导、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读者教育等等。
图书馆清明节放假吗
图书馆清明节放假吗介绍如下:
绝大多数图书馆清明节都可以对读者开放。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也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
清明节5个传统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为祖宗先人扫墓祭祀。
在祭祀扫墓时,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一些新土,然后摆上供品,燃香祭奠,或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比如磕头、作揖等等,向祖宗先人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后来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让先人不必惦念牵挂等等,表示对先人的关心和忆念。
2、放风筝
清代诗人高鼎的诗里有这样一个意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风筝古时被称为“纸鸢”。
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跟祭祖有关,因为坟墓大都是在野外,往往会被杂草覆盖,有时候去祭祖找坟墓都要花费好长时间。于是就有人在坟头种植上四季常青的松柏,这样就会更加显眼了。后来就逐渐被人们效仿,也变成了一种习俗。
4、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也能够强身健体。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5、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
南京图书馆清明节开放吗
“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现将我馆2023年清明节期间开放时间通知如下:4月5日(周三)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30。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天候正常开放。特此通知。”南京图书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简称南图,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江苏省文献资源保障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