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字伯仁,三国时代曹魏的武将,沛国谯郡人。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
曹操平定冀州,以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迁黄门侍郎,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以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拔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黄初七年卒,谥号为悼,其子夏侯玄继嗣。正始四年,配享曹操庙庭。
知道三国中的伯仁是谁啊,详细介绍一下吧
此生唯服常伯仁!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民族英雄,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
常遇春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十七年,攻宁国(今属安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任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十月,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25万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追封开平王。他英勇善战,统军有方,自谓能以10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为“常十万”。
常遇春进兵攻取衢州,他在戎马倥偬间,还吟赋《龙游道中》一诗以纪行:“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字里行间,流露出英雄豪气。
三国里谁的字叫伯仁?
伯仁姓周名(岂页),字伯仁。周伯仁时任尚书,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3—4级公务员,大至相当于国务委员或某部部长。 话说王氏当时也是一个豪门大族,王导的一个亲兄弟叫王敦,时任江州牧(大致相当于武汉军区司令员),兼荆州刺史(大致相当于湖北省省长)。在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牛皮哄哄,很不买朝庭的账,不仅对中央的命令阳奉阴违,而且偶尔还直接跟中央对着干。晋元帝很是恼火。此时晋元帝宠信刘槐刁协两个人,对这两个人言听计从。王敦自认为水平高过刘槐刁协,却偏不重用,大为光火,于是起兵造反,两万精兵,从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此时刘槐向晋元帝建议,将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一律杀光。晋元帝不知如何考虑的,并未答应。即便如此,王导听了,也大为惊恐。于是王导带着有官职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个人,亲自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是我们一心为公,绝对忠于陛下。不仅如此,此后每天,王导都带着这二十几个人,到中央办公室门口站着,以示清白,没有通敌。 有一天早晨,王导他们正站着的时候,晋元帝宣周伯仁进见,周伯仁大摇大摆从王导他们面前经过。王导见了,大声叫道:“伯仁,我家几百口人,请您多关心啊!”熟料那周伯仁理也不理,抬头挺胸就进去了。周伯仁见了晋元帝,极力替王导开脱,说王导一向忠心,绝对不会跟王敦一起造反。晋元帝觉得有理,就留周伯仁陪自己一起吃饭。周伯仁一向好酒,喝得稀里糊涂,这才告辞出来。此时王导他们不知里面情况怎么样,还一直在外面站着呢。见周伯仁出来了,又低声下气,连叫“伯仁,伯仁”,结果周伯仁正眼没瞧他们,摇摇晃晃就回家了。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王导见周伯仁如此表现,那个气啊,就甭提了,不仅如此,更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了自己的坏话了呢。于是心里暗恨周伯仁。 却说王敦确实有两下子,二万精兵打得刘槐几万大军溃不成行,一路直逼,三下五除二就占了南京外城了。晋元帝一看不好,一边连忙打发刘槐刁协逃跑,一边又忙着对王敦封官许愿。总而言之,王敦做了大官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兼中央军委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组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员,兼胡北省省长。 到此,王敦当然要大开杀戮了,对那些平时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周伯仁也不例外。当然要杀。但是周伯仁当时是两大才子之一啊,很有名望,王敦的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劝王敦不要杀周伯仁,王敦看了王导一眼,王导一声不吭。于是王敦大手一挥,杀!于是周伯仁人头落地。 第二天,王导当然可以直入朝庭了,于是王导神气活现地去中直机关转了一圈,突然在台子上发现了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发现周伯仁感情是外示无情,其实内里很是为王导开脱罪名的。于是王导拿着周伯元的表书,痛哭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杀,幽冥中负此良友了。”
三国里的字叫伯仁的是谁?
导时任司空,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3级公务员,即大至相当于副总理级别。而“伯仁”是另一个人,姓周名(岂页),字伯仁。周伯仁时任尚书,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3—4级公务员,大至相当于国务委员或某部部长。
希望采纳
伯仁跟马超什么关系?
1.最著名的伯仁。伯仁(也就是周顗)是晋朝的人,马超是三国的人,俩人相差一百年。没什么关系。
如果硬要说关系的话,那么他们俩都是古人,都是名人,都是男人,都是做过高官的人。
2.三国的夏侯尚,字伯仁,他是夏侯渊的儿子,不过不论是演艺还是正史,都和马超没有任何关系。马超222年病死,而夏侯尚活到225年。
常言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里的伯仁到底是指谁?
周顗 ,字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当时担任尚书,喜好喝酒。这句话出自于《晋书》,意思是:我虽然不喜欢伯仁,但是没有想杀伯仁的意思,可是别人却因为我的怨恨把伯仁杀死了。
晋朝世家大族的力量非常强大,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意思就是司马家要和王家共同平分天下。王家有两兄弟,王导和王敦,王敦在外领兵,非常桀骜不驯,不听从朝廷的管辖。他和皇帝的矛盾不断的激化,最终王敦决定领兵攻打南京。
当时有朝臣建议,让皇帝杀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皇帝没有答应,但是王导还是非常的恐惧,就带领他家族的人到晋元帝面前哭诉,向皇帝表示忠心,每天都到皇帝的宫殿外面站着,表示清白。
有一次,王导看见伯仁要进宫面圣,王导就对伯仁说:“伯仁啊,我们家几百口人,你要说说好话啊”,但是伯仁并没有多说话,直接就进宫了,见了皇帝的伯仁替王导说了非常多的好话,表示他很相信王导是不会跟着造反的,伯仁本身喜欢喝酒就和皇帝喝了很多的酒,结果自己喝的大醉,等他出来的时候,王导喊他他没有听见,直接就回家了。
王导因此记恨上了伯仁,他认为伯仁向皇帝说了王家的坏话,王敦在外征战很顺利,直接打到了南京外城,皇帝一看不好处理,就决定对王敦封官加爵,安抚王敦。因此王敦进了南京城以后,就对之前有嫌隙的人,大杀特杀,甚至伯仁都要杀掉,王导当时没有否认王敦的行为,因此王敦把伯仁也杀了,后来王导进攻,才发现伯仁给皇帝写的奏折,里面都是替王导说好话,王导这才十分的后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