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联即对联。来源于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的一幅长达180字的著名长联,作者是昆明人孙髯翁,由云南著名书法家赵潘抄录。由于尺寸比较大,所以被叫做长联。由于髯翁长联已广为流传,深得人心,他们又不敢公然撤消这副著名的长联,于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仿照孙髯翁的格式,另外又写了两副大观楼长联出来,企图通过改变其思想内涵,替代原有的长联,为封建统治者所用,反而扩大了髯翁长联的影响。
什么是长联?什么是短联
因为对联字数不限,少则一言,多则几十言,成百上千言,甚至上万言,所以对联有长短之分。但是,到底什么是长联,什么是短联,如何划分长联短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搜集到的部分联家的有关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长与短是相对的概念。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联”一词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在还难以查清。从楹联发展史来看,仅以字数而言,最早的应对在晋,为五言;最早的春联在五代,为五言。明清之前,五七言联占绝大多数,这自然与五七言律诗有关。根据常江先生《中国对联谭概》一书的考证,《红楼梦》书中就有“长联”这个词。该书第五十三回说:……贾氏宗祠……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此联为十一言,曹雪琴先生称之为长联。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多次使用“长联”一词。他说:
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称,然不过二三十余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观楼,一楹帖多至一百七十余言(应为一百八十字,——引者注)传颂海内……
由此可见,梁章钜认为“二三十字余而止”的对联即上下联各十多字的对联就是长联,与曹雪琴的看法比较接近。
正如常江先生所说的,把比五言七言联稍长一些的对联都称为长联,在当今报刊上十分常见。普通老百姓一般也是这种看法。
划分长短联的标准有两种,大多数人以字数为标准,也有个别联家以句数为标准。例如,孙天赦《对联格律及其撰法》提出:
划分长联与一般的对联不是以字数来判定,而是以句数来判定的,一般说来,上、下联各含三个以上句子的对联可以称为长联。长联中有字数较少的,也有鸿篇巨制的。
这里所说的“句”指的是子句或者分句,这样的“句子”,字数是有多有少的。陆伟廉先生与之商榷,提出的观点是:
每边至少八字,两个短句,才算长联;否则算短联。
实际上,这种观点包含两个标准,既有字数的标准,又有句数的标准。
1981年第一期《泰山艺术》上《对句趣谈》一文,在引用三副分别为三十四、四十、三十字对联之后,说“这些都可称之为长联对句”。周渊龙先生《长联辑注》选联起限为六十字。
常江先生1983年提出了“长联九十字说”。常先生认为,确定长联标准,首先要分析长联地位。它们应是鸿篇巨制,在楹联中比重不应太大,这样才能显示出其鹤立鸡群、出类拔萃的特点。最明显的标志应是字数多,而不是分句数,因为句子长短差异较大。其次,可找它的参考依据。长联是长短句发展的结果,似无疑问,有必要参考词的分类法。古人一般认为,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王力先生说:“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诗词格律》)这样,不拘泥于一字之差,则可将九十字以上定为长联。另外,常江先生认为,统计规律也强有力地支持“九十字说”。因为在九十字附近,似乎存在一个“断裂带”。关于短联的标准,常江先生认为,字数少,自然是个标志,可主要标志是不须断句。据此,可以认为短联以五七言联为主,一般在十四字以内。由于无法断句,个别短联可以达到九言十八字,甚至有十言二十字的。最短的短联应为二言四字,长者可达十言二十字。介于长联和短联之间的对联,常先生以为就叫做“对联”,或称“长句”、“多言联”,而不必非叫“中联”。这种长句,自然都需要断句。最长的为八十八字,短可至八言十六字,还有六言十二字的,当然这是极为罕见的。
蒙智扉、黄太茂《中华对联学》一书认为:从字数上分类,对联又可分成最短联、短联、中等联、长联、最长联。最短联即一字联。短联是字数较少,一般不需要在文中断句的对联,通常以五字七字为主,也有少于五字或多于七字的。实际上是从两字到九字。中等联,顾名思义,即比短联长,比长联短的对联,一般在十字至二十五字之间,也有三十多字的。一副对联,若全联上了四十个字,就可称为长联了。该书认为,把四十字作为长联的起点,是清人梁章钜提出的。他在《楹联丛话》中称为“长联”的最短的一副就是四十个字。(和前面所引常江先生的观点有分歧。可能是因为梁章钜并没有严格地划分长联和短联。笔者注)该书认为,这样规定有一定道理,因为字数若比四十更少,“长”的特点就显示不出来。至于平时有人把二十多字至三十多字一副的也叫“长联”,这也未尝不可,但那只是与更短的相比较而言,意义是不严格的。目前为止(2003年6月),公认最长的对联是钟耘舫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计1612字。
笔者引用的资料是很不全面的,但是就从上面引述的观点来看,对于对联长短的划分确实有很大的分歧。综合上述联家的意见,加上笔者自己的分析研究,下面提出笔者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首先,划分对联长短的标准只能是一个标准,就是字数,而不能按句数来划分。因为句子的长短差异较大,按照句数来划分可能出现长联比短联短而短联却比长联长的荒谬的结论。由于对联的字数不受限制,少则一字,多则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字,所以简单地用两分法分为长联和短联是不够科学的。按照人们平常习惯采用十进制的情况以及对联字数的分布情况,可以把九言以下的对联称为短联,其中一至三言联为超短联。超短联很少,一般是习作联或者无情对。十言以上的对联可以笼统地称为“长联”,因为长联的范围太大,从十言到数万言,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同样的理由,笔者把10到19言(即20到38字)的对联称为“准长联”,是长联中比较短的,也是比较常见的。“准长联”的提法,是借鉴军衔中准将准尉的称呼而来的;20到49言(即40到98字)对联称为“中长联”, 是长联中比较多见的。“中长联”的提法是借鉴田径赛跑中的“中长跑”而来的;100字以上到998字的对联称为“长联”,是长联中比较少见的;1000字以上的对联称为“超长联”或者“特长联”,是长联中非常罕见的。“超长联”的提法是借鉴围棋界超一流棋手的提法而来的。1000字以上的超长联,据笔者所知,除了长联圣手钟耘舫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字)以外,还有当代长联作家赵晓光的《宝岛情丝》长联(10330字)以及《爱我中华》长联(66666字)。《爱我中华》超长联是迄今为止最长的对联。
对联字数,是上下联字数的总合,对联的言数,是字数之半,即上联或者下联的字数,可称“×言联”。一般只对短联称×言联,也就是从“一言联”到“九言联”。对于长联,一般称“×字联”,例如20字长联,40字长联,100字长联等。准长联、中长联、长联和超长联都可以笼统地称为长联,尤其是在说明字数的时候,一般都说“××字长联”。
最后,为了醒目起见,笔者将长联短联的划分标准简单列表如下:
3言,超短联;
4-9言,短联;
20-38字,准长联;
40-98字,中长联;
100-998字,长联;
1000字以上,超长联。
春联一长一短是什么意思
指对联中的长联和短联。
①长联:一般说来,上、下联各含三个以上句子的对联可以称为长联。长联中有字数较少的,也有鸿篇巨制的。这里所说的“句”指的是子句或者分句,这样的“句子”,字数是有多有少的。每边至少八字,两个短句,才算长联;否则算短联。
②长联,是长短句发展的结果。
③古人一般认为,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④关于短联的标准,常江先生认为,字数少,自然是个标志,可主要标志是不须断句。短联以五七言联为主,一般在十四字以内。
⑤由于无法断句,个别短联可以达到九言十八字,甚至有十言二十字的。最短的短联应为二言四字,长者可达十言二十字。
⑥介于长联和短联之间的对联,称“长句”、“多言联”。
长对联是什么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按字数分类有短联(十字以内)中联(百字以内)长联(百字以上)等
什么叫对联,对联是怎样分类的?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这个就是说一个家庭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平安和顺,比什么千金都值钱。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偶语句。也就是说它是用精炼,工整,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客观事物,表达人的思想情绪,情感的一种特殊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与律诗,词,赋,骈体文等文学体裁,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可以说,对联就是由它们演迆,浓缩,变化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形式。
对联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在清朝时就有两种论点,有人说起源于南北朝,有人说起源于五代,纪昀就是持后者观点的。有人考证中国第一副春联是后蜀主孟旭所作,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悬挂桃符用以驱鬼镇邪的习俗。到宋朝时,北宋王安石有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句中的“曈”字,意思是黎明时分。这两句诗就是记录当时人们在过新年的习俗,即在天将亮的时候,更换悬挂的春联。
春联古人称作桃符,因为当时它是刻在桃木上的对联文字。到有了纸张以后,对联就可以书写在纸上了。如果说千家万户挂春联在宋朝时已经形成习俗,那么在此后的元,明,清各朝代,对联就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领域,从民间至皇宫,从文人雅俗到商贾标志,三教九流无不应用对联。
对联这种文体,必须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对联有多种分类方法。
对联按字数分,可分为三种:字数在10个以内者,称为短联;字数在百字以内,称为中联:字数在百字以上,称为长联。但这种划分并不严格,通常也有人将几十个字的对联称为长联的。
按使用场合分类,对联可以分为家居门联,宫廷殿堂门联,庙宇宫观门联等。
按内容分,对联可以分为节令联(如春联);喜庆联(如贺联);哀挽联(丧事悼念挽联),名胜联(山水园林建筑景亭,殿阁,堂馆,寺庵庙观)等。
还有按艺术特点分类的,如叠字联,情趣联等。
还有一种联,是文人墨客写了用于自勉和表现修养心得的对联。例如在我的记忆里,曾国藩曾经作有关于修身的两副好联,一副是:“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另一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最简单的对联是短联。如“春花;秋月”。“水底月;镜中花”。“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春回大地;福满人间”等。下面我们举几个名联的例子。
天下第一长联是什么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堪称"古今天下第一联"。为清朝孙髯翁所做,共一百八十个字。
扩展资料:
昆明西,滇池北,有座说高不算高,说矮不算矮的大观楼。大观楼,楼台不高名气高,天底下,世上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凭什么这样出名呢?不凭山,不凭水,单凭一副好对子。
这幅对子,叫“天下第一长联”,意思是天下再长的对子也没有它长,再好的对子也没有它好,它的上联有九十个字,一笔尽写自古到今的英雄豪杰。上下联总共一百八十个字,真是把天上人间,过去未来的事说得再好不过了。所以秀才们说:“天下文才十斗,长联占去八斗。”
其实,说对子作得好还不算,要说出当年孙胡子怎么作出这幅对子来,才叫妙哩!
孙胡子是谁?就是鼎鼎有名的孙髯翁。今天人人知道他叫孙髯翁,他活着的时候,个个只知道他叫孙胡子,因为他那把龙头胡齐刷刷的盖着肚脐眼,一飘一飘,真是威风!
孙胡子是个犟秀才。本事在身上,腰杆自然壮,他最看不起那帮欺穷怕恶的小人,见到他们,胡子翘着,胸脯凸着,走起路来,“噔噔噔”,衣裳角角都要把那帮人扫倒!
有一年,考试的日子到了。孙胡子想,管他喽,好歹读了一场书,考考试试吧,就去应考。
他到了考场门口,见监考官站在门口杈腰挺肚地读文告:“前年,有人把文章抄在手杆上,去年,有人把文章抄在脚杆上,所以,本官一个细细搜查,才准进考场,违反者一律严惩!”
孙胡子本来就看不起当官的,见考官这样糟蹋读书人,就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脚就往考场里闯。考官一看,慌忙拦住:“哎哎哎,你这个人,搜都还没搜过,怎么就往里面跑!”
孙胡子扭起脖筋说:“老子不给搜!”
考官说:“为什么不给搜?”
孙胡子又问:“我格杀了人?”
考官眨眨眼睛说:“没有哇!”
孙胡子又说:“我是不是撬了人家的房门,烧了人家的房子?”
考官越发糊涂了,说:“没有嘛,没有嘛!”
孙胡子抹抹大胡子又说:“对罗!我一不是贼,二不是盗,三不杀人,四不放火,我是堂堂正正的读书人,你凭什么搜我的身?”说完,又朝里面闯。
来赶考的秀才早就憋着一肚子气,见孙胡子带头,一起喊起来:“对!对!对!不给搜!不给搜!”
考官见乱了阵,垮下脸来,往外招招手,“咚咚咚”就跑来一伙兵丁,个个箭上弦,刀出鞘,杀气腾腾,好吓人!
秀才们都是鸡胆子一吓就吓住了。
考官一把拉住孙胡子,问:“你让不让搜?”
孙胡子看也不看他:“不让!”
考官吼起来:“本官就是要搜!”
孙胡子也吼起来:“老子今天定是不让搜!”
考官火冒三丈,脸上即时变成茄子色,大叫:“本官今天不搜你不是人!”
孙胡子问:“不是人是什么?”
考官格里格巴地说:“是……是……条狗……”
孙胡子“哈哈哈”笑起来说“好!好!好!大家听好,他说不搜我,就是条狗,我不考了,叫他当狗官去吧!”说完,他就甩着袖子,大摇大摆地走了!
考官气得眼鼓眼鼓的,没一点法子!
那些秀才一齐骂起来:“狗官!狗官!不要狗官来考我们!”一时间,三停人散了两停。
从此,孙胡子的名字传开了,那些穷秀才个个都佩服他,有钱有势的人却恨他。
这一年,大观楼修成了。楼的四周是绿荫荫的柳树,红彤彤的花,上楼一望,东边望得见金马山,西边望得见碧鸡山,北边望得见长虫山,南边望得见白鹤山,五百里滇池好象踩在脚底下,滇池上的螺蛳岛,谪哩嘟噜,这点一个,那点一个,配上绿幽的芦苇,清蔌蔌的流水,真是好看。
有一天,一群秀才在大观楼上摆了酒席,一边喝酒,一边作诗,热热闹闹庆祝大观楼落成。
三杯酒落肚,一个穿绸衫子的公子哥儿大声大气地说:“哎哎,个个酒席都作诗,太没味道了,我来做副对子给你们听听吧!”
大家说:“要得!要得!”
穿绸衫的公子哥儿一板一眼地念道:“远山淡淡美人妆,近水清清唱红娘。”
秀才们齐声叫道:“好哇!好哇!”
独独有一个人哼着鼻子骂道:“肉麻!”
那穿绸衫的公子哥儿气不忿,叫起来:“孙胡子!你怎么说我肉麻?”
孙胡子冷笑两声,便用对子答道:“幸亏湖山非美女,不然拉入你家墙。”
那穿绸衫的公子哥儿气得脸红筋涨,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时,另一个穿绸袍公子哥儿拿扇子敲敲桌子说:“莫吵,莫吵,瞧我来做一对好的!”说着,念道:“西山颂尽圣贤诗,
滇池总作帝王池。”
有听见一人哼哼鼻子骂道:“下贱!”
穿缎袍的公子哥儿看,又见是孙胡子!他“啪”地把扇子掼,气呼呼问道:“你怎么说我下贱!”
不等他说完,孙胡子又接着对道:“山水若可颂君王,也可打你三百尺。”
穿缎袍的公子哥儿气得哼哼地说:“好,好,你笑话别人,有本事就自己做一对来瞧瞧!”
孙胡子“嘿嘿”一笑,自管走到窗户前面,望着远处的山水,不理他。
穿绸衫的公子哥儿和穿缎袍的公子哥儿喜欢了:“哦嗬,原来孙胡子是没有三分真功,倒有七分吹功呀!”
话还没说完,只见孙胡子几大步跨过来,端起酒碗,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干,把帽子朝头上一推,一气念出一大串来: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鬤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他一边念,秀才们一边听,眼睛瞪得越来越大,个个呆痴痴的,互相悄悄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孙胡子念完上联,背着手走了两步,还不等大家想过来,又哗啦哗啦地念出下联来: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乃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幅对联硬是惊倒一楼人!孙胡子把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一个个数落了一番,这时,大家才知道孙胡子不是个平凡之辈!
孙胡子念完,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望着他,半天才回过气来。
有个秀才叫起来:“嘿哟哟,真是……真是……真是天下第一长联哟!”
从此,“天下第一长联”就传遍天下了。
后来,孙胡子死了,有人为纪念他,就用金子把长联写出来,一种是正体,一种是草体,都刻在十几丈长的板上,正体写的挂在大观楼下面;草体写的挂在楼上,来游玩的人都爱去背。现在两种长联都还雄赳赳地挂在那里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第一长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