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古今异义及通假字:
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5、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6、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通假字:
1、厌:“厌”通“餍”,满足。<
苏辙的六国论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越多越好,一定是苏辙的
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 3、举以予人 ( 来)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的)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 ”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 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 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 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 ,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 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 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 情)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 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 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古今异义 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 :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 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 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 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 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 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 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 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 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 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古义: 结交 今义:和 9、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 不可以
追答:
特殊句式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 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 魏几个诸侯国。 兵:武器 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六个诸侯国家 破国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也不是 打仗不得法”。它同下文“弊在赂秦”一起 ,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 捷明快。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也”式判断 句)。 与:亲附、亲近。 嬴:秦王的姓。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是因为齐国结交秦 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它提示了齐国灭 亡的原因。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所……”式被动句) 如此之势:泛指“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 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和“以赂秦 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 奇才,并力西向”的大好形势。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挟持。 这句翻译为“有像这样不需贿赂秦国就能 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聚的威 势所挟制”。作者在这里抨击了六国治国 方略,揭示其“破灭”的根源。 ④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洎:及,等到。 以:因为,由于。 单独看,这句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 诛杀”。其实,句中主语“牧”是“诛”的被动 者,而不是“诛”的施动者,这是一种意念 上的被动。因此这句最好还是翻译为“等 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 ⑤赵尝五战于秦。(倒装句,介宾结构的 状语后置) 尝:曾经,过去,时间副词。 于:同、跟,和“秦”一起构成介宾结构, 作“战”的补语。 这个句子理解时要把后置的状语提前,翻 译为“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语意就 顺了。
六国论通假字
六国论通假字:①暴通“曝”,暴露。②厌通“餍”,满足。③当通“倘”,如果。④无通“毋”,不要。
通假字
①暴霜露:暴通“曝”,暴露。
②暴(bào)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③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活用现象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攻取之外(动词作名词,攻取的方法)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行正义)
始速祸焉(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最后)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古今异义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它实际上。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古:泛指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爷爷。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以至于。今:表示另提一事。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古:智谋,力量。今: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前例。今: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这样以后。今:副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特殊句式被动句:①洎牧以谗诛。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状语后置句:其势弱于秦。
省略句:举以予人。
急求语文文言文专家帮忙整理一下苏辙的六国论的文言句式,实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谢谢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始速祸焉: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
(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以地事秦 事:侍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 速:招致
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译为打退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势 ①有如此之势 (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承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赂秦而力亏
战败而亡
(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2.之
(1) 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
较秦之所得
诸侯之所亡
(3)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4) 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1) 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2) 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
(3) 连词,相当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4) 介词,把。
举以予人
(5) 介词,用。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 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2) 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 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 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
(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 动词。亲交好附)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六国论>的全部通假字?
暴霜露:暴通“曝”,暴露
暴(bào)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扩展资料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六国论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