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文库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自由图书馆。维基文库的起源是 从2003年11月作为维基百科提供辅助文档的文集正式启动。
维基文库是维基媒体基金会下的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维基文库目的是创建一个自由的和基于维基的知识仓库。
维基文库主要功能作用为储存每一个语言版本的完整原始文献,并且把这些文献翻译成多种语言。
维基文库主要包括的内容为任何已出版之文献、任何文献的译文、任何国或国际的历史档案、和维基文库各作者之生平等方面。
维基文库对于储存的文献采取中立观点,通过中立观点保持维基文库的中立性。
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 揭秘魏国重臣华歆是怎样的人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德州禹城)人。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破刘繇,华歆举豫章降,被奉为上宾。官渡之战时,被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代汉建魏,改御史大夫为司徒。魏明帝即位,代钟繇为太尉,晋封博平侯。太和五年(232年)1月30日去世,谥敬侯。
人物生平编辑见识过人
高唐县是旧齐国的著名都市,官吏们都喜欢游华歆走于大街抛头露脸。华歆当时在县衙为做吏,每当休假走出官府,就立刻回家,并紧闭大门。他议事论人平和客观,从不曾诋毁伤害过他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当时的名士,自认为比华歆更有真知灼见。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王芬与豪杰商议欲废除灵帝另立新君,王芬曾暗地同华歆、陶丘洪商议,陶丘洪想参与期间,华歆制止说:“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就连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难。王芬性情粗疏没有谋略,这事必定成功不了(不仅自己有杀身之祸),而且会祸及宗族。您不要参与!”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退了出来。之后,王芬果然失败了,从此陶丘洪才服气了华歆的见识。[1]
清正廉洁
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迁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汉灵帝死后,辅政大臣何进调河南郑泰、颖川荀攸和华歆入京。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华歆到洛阳后,被授以尚书郎之职。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将汉献帝迁到长安时,华歆请求出任下圭令(任命公布后)称病不去,从蓝田翻过秦岭去了南阳。
当时袁术在河南邓县,要留华歆帮他做事。华歆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恰好汉献帝派太傅马日磾安抚关东(函谷关以东),马日磾遂召华歆做部属。[2]华歆[3]
他向东行到徐州之后,献帝下诏任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太守任上,他为政清静不烦扰百姓,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拥戴(以至于扬州刺史刘繇死了,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华歆因为没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适做法加以拒绝。但民众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几个月,最终还是被他婉言劝回)。孙策占领江东后,华歆知道他善于用兵,于是整理衣冠欢迎其到来。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且年长于自己,故此待以上宾之礼。[4]
孙策死后,曹操在官渡上书皇帝调华歆到许昌做官。孙权不想让华歆离开,华歆对孙权说:“您(因为能)遵奉皇帝之命,这才能与曹公结下友谊,但这份友谊还不牢固。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岂不更好?今天您留我是养一个无用之物,这不是好办法。”孙权听了很高兴,于是答应送他入京。(听说他度进京赴任)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赶来相送,并赠送了“数百金”的巨额钱物。华歆是来者不拒,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临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道:“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怀藏壁玉就有被杀的理由,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谁也没有保证他带着沉重的金银珍宝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计策),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并佩服他高尚的道德。[5]
华歆到京师后,被封为议郎,兼司空军事,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再代荀彧为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曹操证讨孙权时,奏请献帝任命华歆为军师。魏国建立后(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任御史大夫。
曹魏三公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同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后(华歆因主持受禅仪式时,没有喜庆之色,所以只是官徙司徒,而并无进爵。
曹丕久不能释怀,便问陈群道:“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相国(指华歆)和你脸有不豫,这是为了甚么呢?”陈群便离席长跪道:“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大悦,方知其意。),改相国为司徒。[6]三国志12的华歆[7]
华歆历来很清廉,禄米及皇帝赏赐都振济了亲戚熟人,家中没有百斤,更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并下诏书说:“华司徒是国家难得的长者,其作为暗合天地之道,深得民众之心呀。今天大官们都有丰盛佳肴,只有他是简单的蔬菜佐饭,而很不计较。”故此,特别拿自己衣服赏赐华歆,并为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8]
当时,三府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议:“推举孝廉,原是以品德为标准的,不需要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进行考试。”而华歆以为“自丧乱以来,六经就没有人再读了(道德亦随之沦丧),当务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学说,推崇(以仁为核心的)王道。制定官吏的选任标准,决定着国家的盛衰。今天举孝廉不进行六经考试,恐怕读书之风从此衰亡。假如有特别优秀或特别专长(而六经知识短缺)之人,可以作为特殊加以任用。所忧虑的是缺少这样的特殊人才,不用担心选不上来。”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9]
举荐管宁
曹丕极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魏明帝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改任太尉。[10]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叡即位,于十二月华歆任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荣禄,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文武百官同我一样(地站着),必须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又给缪袭特别叮咛:“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华歆不得已,只好赴会。[11]
上止战疏
公元230年(太和四年),魏明帝派曹真从子午道(关中至汉中的通道)进军征伐蜀汉,皇帝车驾则向东来到许昌,华歆有机会见到魏明帝。对此,华歆大胆上疏分析天下政治形势,提出了修文德的主张,他说:“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所以应该注重农业生产,安定百姓,如果大魏没有饥寒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心情,那样天下才能治理好;如果真能做到圣贤的教化日日深入,那么远方的人就会感怀威德,吴蜀之民也会归附的。华歆认为,首先应留心治国圣道,征战只能在不得已的时候使用。当时华歆言辞恳切,深深打动了魏明帝,且又恰逢秋季大雨,魏明帝终于听从华歆建议,诏令曹真退兵。[12]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正月,曹叡赐华歆物品、衣物,以示关心。
公元232年(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1月30日,华歆逝世,谥号敬侯。起初,文帝从华歆的户邑中分出一部分封给了华歆的弟弟华缉,封华缉做列侯。其子华表也世袭爵位,后来担任了尚书。[13]
2轶事典故编辑名士高风
华歆与郑泰等同僚人从小路步行出武关(今陕西商南县),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独行,
想要和他们一起避难,所有人都同情老人并同意让他随行,只有华歆说:“不可以,现在处在危险之中,无论祸福患害,都要讲究一个‘义’字,现在无故接受一个外人,又不知他品行如何,现在接受了他,将来如果发生什么事情,能中途抛弃他吗?”但大家都不忍心拒绝老人,于是就带他同行,走到半路上,这位老人掉到了井中,众人都想抛弃他不管,只有华歆说:“既然当初接受了他,现在抛弃他不管是不仁义的。”于是,大家共同救出老人。对这件事,大家都称赞华歆的仁德。[14]
华王优劣
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华歆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一起逃跑。世人便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品行优劣。[15]
割席分坐
管宁和华歆原本是好友。刚开始,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铜,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瞥见管宁的脸色,于是就扔了金子离开。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16]
3作品一览编辑
据《全三国文》记载,华歆著有《集》共三十卷,但已佚失。但其它的言论如《请叙郑小同表》、《谏伐蜀疏》、《请受禅上言》、《奏讨孙吴》还载于《全三国文》。
4历史评价编辑
陈寿:“华歆清纯德素,诚一时之俊伟也。”“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17]
陈登:“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太史慈:“华子鱼良德也,然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
曹丕:“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曹植:“清素寡欲,聪敏特达。存志太虚,安心玄妙。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华太尉歆也。”[18]
陈群:“若华公,可谓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矣。”
曹叡:“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傅玄:“华太尉积德居顺。”
张华:“王之学华,皆在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19]
华峤:“歆淡於财欲,前后宠赐,诸公莫及,然终不殖产业。”
孙盛:“夫大雅之处世也,必先审隐显之期,以定出处之分,否则括囊以保其身,泰则行义以达其道。歆既无夷、皓韬邈之风,又失王臣匪躬之操,故挠心於邪儒之说,交臂於陵肆之徒,位夺於一竖,节堕於当时。昔许、蔡失位,不得列於诸侯;州公实来,鲁人以为贱耻。方之於歆,咎孰大焉!”
5故里墓址编辑
高唐固河北三华里有一村庄叫大华庄,该庄西北现存一古墓,华歆墓封土高3米,直径7米,封土顶部有一透洞,借此可观墓室。此墓为砖石结构,圆形拱顶压在平面为八角形的墓墙之上。《高唐县志》记载此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当地的华姓家族也辈辈相传认定此为祖坟。[20]
6艺术形象编辑民间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华歆被描写成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新三国的华歆形象
起初华歆为豫章太守,在孙策崛起江东之际降于孙策麾下,但一直到孙权时皆未获得明显的重用。赤壁之战后,孙权采用顾雍之策,企图制造刘备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以坐享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曹操敬慕者”的华歆为使,北上晋见丞相曹操。使命完成后,华歆随即被曹操任命为大理寺卿,留在朝廷,自此变成曹操的幕臣。[21]
由于曹操擅权凌上,汉献帝与妻子伏皇后欲藉岳父伏完之力诛杀曹操,但事迹败露,华歆率兵入宫搜捕伏皇后,在墙壁夹层中找到伏皇后,并亲自动手揪后头髻拖出,拏见曹操并处死(事实上入宫搜伏皇后并揪其发一事,三国志武帝记中,裴注有引注曹瞒传提到此事,此一记载在维基文库中的三国志中也能见到)。数年后,曹操病逝邺郡,群臣还在议论世子曹丕如何继任之时,华歆便急急自许昌赶来,并拿出汉献帝的诏命,确立曹丕继任的法统正当性。华歆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原来是因为华歆早料到会有此事,所以自行草诏,并威逼汉献帝追认。华歆也由于此功,成为新王曹丕的亲信,继续留在权力核心。又当曹丕欲篡汉自立的时候,华歆深谙曹丕恐惧顾虑世间的骂名,于是担纲扮演逼宫的黑脸主角,强逼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成为曹魏开国的大功臣。[22]《逍遥津》中的华歆
在京剧《白逼宫》中,汉献帝刘协幽居深宫,皇位不保,乃与伏后商议,草就血诏,嘱其父密图汉贼,曹操获悉,带剑入宫,杖毙伏后,毒杀其子。这出戏川剧的名称叫《血带诏 》,而湘剧的名称直接就叫《华歆逼宫》。剧中曹操派华歆“勒兵入宫”,华歆“坏户发壁,牵后出”,他进宫收捕伏后并将她毒死,还把她所生的两个小皇子杀死,皇后兄弟及亲族死者甚多。
作为戏剧人物的华歆还出现在京剧《受禅台》(又名《献帝让位》)中,剧中的汉献帝刘协,挂白须,着素衣、手捧玉玺,满怀丧国之痛,唱腔凄惨;太尉华歆,金冠玉带,翎羽高挑,按剑逼帝,挥来使去。
曹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建安文学之一名人,雄哉壮哉!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建安文学之一名人,雄哉壮哉!
曹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后裔,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丘顿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行刺大臣董卓不遂,逃亡。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京城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他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形成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割据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进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
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1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的奠基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解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编。
史书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生产的恢复有着重大贡献。身为诗人的他,其诗歌势力浑厚,胸怀广大。
[编辑]
曹操诗风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亦影响了后来杜甫白居易等之文风。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编辑]
参见
三曹
三国志
三国演义
三国人物表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曹操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文章:
曹操
我想知道曹植儿子们的详细生平
曹植子女见于史者,本人找到四人,为二男二女: 曹志是最多事迹传下来的一人,《晋书》为其立传,今只简略谈谈此人。 本传谓其:「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兼善骑射。」是文武双全的人。「虽累郡职,不以政事为意,昼则游猎,夜诵《诗》《书》,以声色自娱。」这是魏晋名士的作风,尚虚浮,不留心于政事。 「志在郡上书,以为宜尊儒重道。」这是他受重用的原因之一,晋武帝提倡孝道,曹志因看重儒术,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故晋时升做国子博士。 《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上》:「曹志亲是魏武帝孙,入事晋武,为晋室忠臣。」可见他虽为魏宗亲,却是晋室的忠臣。 至于此人一生最重要事迹,乃是上书谏齐王司马攸离京一事。当时朝野对武帝继承者分作两派:以武帝为首的一派支持惠帝;而另一派以朝中正直大臣为主的支持司马攸。司马攸离京,代表其政治影响力将会全失,其党羽亦将失败收场,故曹志上书力谏而招武帝之怒,这是曹志有份参与晋室党争的证据。基于司马攸支持者多为正人,曹志的立身当与其父相若。 《新唐书.艺文志》有《曹志集》二卷,其文亦有可采之处。 曹苗是曹植另一位见于史籍的儿子。此人名字见于曹植的《封二子为乡公谢恩章》,其文曰:「诏书封臣息男苗为高阳乡公,志为穆乡公。」文中没有交代曹苗曹志为曹植的第几子,但观曹苗在曹志之先,苗当为长。 曹植之女,可见于他的两篇哀辞,《金瓠哀辞》及《行女哀辞》。《金瓠哀辞》:「予之首女,虽未能言,固以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可知金瓠生了一百九十日就夭折了。行女不知是否真实名字,《行女哀辞》:「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二子频丧当是指金瓠及另一位女儿,依此看,金瓠当为较早出生的一女。Good. 文意清析
文笔流畅
可作为「知识+」的模范答案。
三国诸将臣之后多在晋书有所记载(如郭嘉之子郭奕、甘宁之后甘卓等), 因此特意搜寻,果然找到曹志传,看古文不是我在行的事,我只把一些 看似重要的事迹用背境色特显来来,望请笑纳。 曹 志 字 允 恭 , 谯 国 谯 人 , 魏 陈 思 王 植 之 子 也 . 少 好 学 , 以 才 行 称 , 夷 简 有 大 度 , 兼 善 骑 射 . 植 曰 : 「 此 保 家 主 也 . 」 立 以 为 嗣 . 后 改 封 济 北 王 . 武 帝 为 抚 军 将 军 , 迎 陈 留 王 于 邺 , 志 夜 谒 见 , 帝 与 语 , 自 暮 达 旦 , 甚 奇 之 . 及 帝 受 禅 , 降 为 鄄 城 县 公 . 诏 曰 : 「 昔 在 前 世 , 虽 历 运 迭 兴 , 至 于 先 代 苗 裔 , 传 祚 不 替 , 或 列 藩 九 服 , 式 序 王 官 . 选 命 贤 , 惟 德 是 与 , 盖 至 公 之 道 也 . 魏 氏 诸 王 公 养 德 藏 器 , 壅 滞 旷 久 , 前 虽 有 诏 , 当 须 简 授 , 而 自 顷 职 少 缺 , 未 得 式 . 前 济 北 王 曹 志 履 德 清 纯 , 才 高 行 洁 , 好 古 博 物 , 为 魏 宗 英 , 朕 甚 嘉 之 . 其 以 志 为 乐 平 太 守 . 」 志 在 郡 上 书 , 以 为 宜 尊 儒 重 道 , 请 为 博 士 置 吏 卒 . 迁 章 武 、 赵 郡 太 守 . 虽 累 郡 职 , 不 以 政 事 为 意 , 昼 则 游 猎 , 夜 诵 诗 书 , 以 声 色 自 娱 , 当 时 见 者 未 能 审 其 量 也 . 咸 宁 初 , 诏 曰 : 「 鄄 城 公 曹 志 , 笃 行 履 素 , 达 学 通 识 , 宜 在 儒 林 , 以 弘 胄 子 之 教 . 其 以 志 为 散 骑 常 侍 、 国 子 博 士 . 」 帝 尝 阅 六 代 论 , 问 志 曰 : 「 是 卿 先 王 所 作 邪 ﹖ 」 志 对 曰 : 「 先 王 有 手 所 作 目 录 , 请 归 寻 按 . 」 还 奏 曰 : 「 按 录 无 此 . 」 帝 曰 : 「 谁 作 ﹖ 」 志 曰 : 「 以 臣 所 闻 , 是 臣 族 父 冏 所 作 . 以 先 王 文 高 名 著 , 欲 令 书 传 于 后 , 是 以 假 托 . 」 帝 曰 : 「 古 来 亦 多 有 是 . 」 顾 谓 公 卿 曰 : 「 父 子 证 明 , 足 以 为 审 . 自 今 已 后 , 可 无 复 疑 . 」 后 迁 祭 酒 . 齐 王 攸 将 之 国 , 下 太 常 议 崇 锡 文 物 . 时 博 士 秦 秀 等 以 为 齐 王 宜 内 匡 朝 政 , 不 可 之 藩 . 志 又 常 恨 其 父 不 得 志 于 魏 , 因 怆 然 叹 曰 : 「 安 有 如 此 之 才 , 如 此 之 亲 , 不 得 树 本 助 化 , 而 远 出 海 隅 ﹖ 晋 朝 之 隆 , 其 殆 乎 哉 ! 」 乃 奏 议 曰 : 「 伏 闻 大 司 马 齐 王 当 出 藩 东 夏 , 备 物 尽 礼 , 同 之 二 伯 . 今 陛 下 为 圣 君 , 稷 契 为 贤 臣 , 内 有 鲁 之 亲 , 外 有 齐 晋 之 辅 , 坐 而 守 安 , 此 万 世 之 基 也 . 古 之 夹 辅 王 室 , 同 姓 则 周 公 其 人 也 , 异 姓 则 太 公 其 人 也 , 皆 身 在 内 , 五 世 反 葬 . 后 虽 有 五 霸 代 兴 , 桓 文 谲 主 , 下 有 请 隧 之 僭 , 上 有 九 锡 之 礼 , 终 于 谲 而 不 正 , 验 于 尾 大 不 掉 , 岂 与 召 公 之 歌 棠 棣 , 周 诗 之 咏 鸱 鸮 同 日 论 哉 ! 今 圣 朝 创 业 之 始 , 始 之 不 谅 , 后 事 难 工 . 干 植 不 强 , 枝 叶 不 茂 ; 骨 骾 不 存 , 皮 肤 不 充 . 自 羲 皇 以 来 , 岂 是 一 姓 之 独 有 ! 欲 结 其 心 者 , 当 有 磐 石 之 固 . 夫 欲 享 万 世 之 利 者 , 当 与 天 下 议 之 . 故 天 之 聪 明 , 自 我 人 之 聪 明 . 秦 魏 欲 独 擅 其 威 , 而 财 得 没 其 身 ; 周 汉 能 分 其 利 , 而 亲 疏 为 之 用 . 此 自 圣 主 之 深 虑 , 日 月 之 所 照 . 事 虽 浅 , 当 深 谋 之 ; 言 虽 轻 , 当 重 思 之 . 志 备 位 儒 官 , 若 言 不 及 礼 , 是 志 寇 窃 . 知 忠 不 言 , 议 所 不 敢 .志 以 为 当 如 博 士 等 议 . 」 议 成 当 上 见 其 从 弟 高 邑 公 嘉 . 嘉 曰 : 「 兄 议 甚 切 , 百 年 之 后 必 书 晋 史 , 目 下 将 见 责 邪 . 」 帝 览 议 , 大 怒 曰 : 「 曹 志 尚 不 明 吾 心 , 况 四 海 乎 ! 」 以 议 者 不 指 答 所 问 , 横 造 异 论 , 策 免 太 常 郑 默 . 于 是 有 司 奏 收 志 等 结 罪 , 诏 惟 免 志 官 , 以 公 还 第 , 其 余 皆 付 廷 尉 .顷 之 , 志 复 为 散 骑 常 侍 . 遭 母 忧 , 居 丧 过 礼 , 因 此 笃 病 , 喜 怒 失 常 . 九 年 卒 , 太 常 奏 以 恶 諡 . 崔 褒 叹 曰 : 「 魏 颗 不 从 乱 , 以 病 为 乱 故 也 . 今 諡 曹 志 而 諡 其 病 , 岂 谓 其 病 不 为 乱 乎 ! 」 于 是 諡 为 定 . ***** 史书虽然并无提及过曹苗及曹金瓠两人,看似是虚构人物。 在中国香港维基中,就提及了曹金瓠是曹植唯一的女儿, 但出生后半年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其名字曾出现在曹植的作品芸芸。 zh. *** /w/index?title=%E6%9B%B9%E6%A4%8D&variant=zh- ***** 至于曹苗,这名字就出现在日本维基--曹志的维基料中, 曹志维基内容(虽是日文,但勉强能明)基本上和晋书曹志传一样, 只是在第一句提及他有一早逝的兄长曹苗(而且曹苗是庶长子)。 ja. *** /wiki/%E6%9B%B9%E5%BF%97 2007-09-28 17:46:28 补充: 答案甚佳! i love HK,请问你对此答案有什么不满之处致使仅给予平评? 还有,你不选我(或者另佳答案)也就罢了,为何要把11个人的答案交付投票,想谋杀我耶?
参考: 晋书-曹志传及维基
曹植为曹操正室卞氏所生第三子,曹丕、曹彰之弟。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汝倩人耶(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言出为论,下笔成文,愿当面试,奈何倩人!」。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曹操兴建铜雀台,19岁的曹植作〈铜雀台赋〉,曹操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认为他「可定大事」,曹操晚年,曹植晋封为临淄王,与长兄曹丕争夺继承人地位。加之才高,素为曹丕所嫉。故曹丕即位之后,改封曹植为陈留王,曾屡欲杀之,被母所阻,方得免;据说当时卞太后已经把话讲绝了︰「你已经杀我的任城王(曹彰),再要杀陈留王,我也不想活了。」曹丕仍以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将他贬为安乡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曾有意重召叔父入朝,而曹植甚至也草拟好政略,却有朝臣警告魏明帝,曹植「素有壮志,一朝得尝夙愿,恐难为臣」,因此终明帝一朝,曹植犹不得志,最终郁闷而终。今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有曹植墓。 曹植曾被封陈王,死后諡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他的作品百余篇,绝大部分是五言诗,被后人收进「陈思王集」里;其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南朝宋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算是对曹植最高评价了。 曹植是最早对司马家族专权提出警告的人。他对魏明帝大权旁落极为恐慌,上表告诫说︰「取齐者田族,非吕宗 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但是魏明帝正倚重司马懿以拒蜀汉北伐军的挑战,没有将叔父的忠言放在心上。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威胁不再,魏明帝即开始声色犬马,对朝中权力结构未加以整顿,虽然驾崩前,魏明帝曾将曹芳托付于不具实际政治经验的宗族曹爽和久掌军机的权臣司马懿,惟后来司马懿夺权时,曹氏宗族早已失去支持皇室的力量。
参考: 【自己】
生平梗概: 曹植字子建,是曹丕同父同母的弟弟。因为从小就很有文才,所以很得父亲曹操的欣赏与宠爱,十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论、辞、赋数十万言。据说曹植在十二岁时,铜雀台落成,曹操很高兴就带着文武百官和几个儿子去观赏,并且要这几个儿子分别写些纪念的文章。曹植提起笔来就写成了一篇「铜雀台赋」。根据历史的记载:曹植不但在正式的文学方面很有才华,就是一般民间流传的俗文学中的俳优与小说家之言也可以琅琅成诵。可见曹植在小时候就已经显示了他不群的文学才能。曹操有一次曾经说:「子建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这句话的意思明白的表现出曹操认为在众多的儿子当中,曹子建是最可以决定大事的一个儿子,而曹子建也是最受曹操赏识的一个儿子。 虽然曹植在文才学识方面很得曹操的赏识与欢心,可是在道德品性方面却使曹操感到非常的失望。因为曹植常常恃才傲物,风流成性,酗酒误事;再加上具有纨绔子弟的习性,喜欢擦粉涂胭脂一副娘娘腔的样子。这种种的行为点滴累积,逐渐地就使得曹操觉得不满。本来曹操有意把魏王的爵位跳过曹丕而传给才华横逸的曹植,可是经过了几次的观察,后来还是决定把爵位传给文才较差,不如其弟锋芒毕露,但是在个性上却较稳定;在政治才能上较强的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立曹丕为世子继承魏王的爵位,曹植显然大势已去,无法再和曹丕竞争。 父亲去世了,哥哥即位了,对于曹植来说,却感受到种种的压迫,例如「监国使者」之类的监视行为使得曹丕在位虽然祗有七年,却让曹植感受到精神上的威胁,对于自己生命的安危,有如朝露那样渺不可测,认为是最痛苦的事。曹叡继位后,对于这位叔叔还是十分不放心,因此曹植的居处仍然是不断的遭受迁移。魏明帝时,曾经有过在十一年内让曹植迁徒了三次的记录,而且封地贫瘠,部属都是些老弱残兵。曹植对于这种生活,自然觉得非常的苦闷,因此郁郁寡欢的在四十一岁时,就离开人世,结束忧愁不得志的后半生。 回第一页 3.代表著作: 「白马篇」 这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无古辞,而以首二字为篇名。这是一篇雄壮热情赞美边塞游侠儿武艺高超、勇敢机智、忠勇爱国的诗。曹植「生乎乱,长乎军」,又曾随父亲「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求自试表」),又素以国仇为念,所以写来情趣盎然。 这整首诗的前半段是用一种很夸张的语调,来描绘一个年少而有武艺的人;而后半段则转到公而忘私,积极进取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孔融、陈琳的思想是一样的。也就是曹植自己想要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思想。虽然「白马篇」不一定是曹植在表明自己,但是却可以看成是曹植心目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充满了少年气势及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门有万里客行篇」 这是一首短诗,假借以二人问答的方式来表现出诗的情调。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门口来了一个万里旅游的客人,就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家乡在那里?这个客人振动了一下衣裳跟随着我,觉得果然遇到了知音的人了。于是就挽着衣服对我哭泣著说:「我本来是个北方人,可是现在却跑到江浙一带来,恐怕这江浙一带也还不是我歇?的地方,我还得继续去流浪,飘泊到陕西一带的地方方去。」 这种居无定所的飘泊生活正是曹植自己的写照。 「七哀篇」 这首诗文字较朴实,但是感情丰富。表面上是在描写男女之情,但实际上却是比喻君臣之情。这种心情可说是曹植生命后半期的心态。〔昭明文选〕把本篇列入哀伤类。〔文选〕六臣注吕向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衰、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顾影自怜,写来深刻入微,十分感人。 「赠白马王彪」 曹植七步成诗之后,和曹彪赶紧离开京城。在回封国的路上,曹植想起曹彰不明不白地死去,自己差点被害,现在又被曹丕指定的官吏监视,不许他们同住,压抑不住心中的气愤,挥笔写了此诗。这是曹植送给白马王曹彪的诗。全诗共分六章,采用叙事、写景、抒情互相穿插的方式,抒写了与曹彰的死别之悲,与曹彪生离之痛。但仍然强打精神劝慰曹彪,他在诗中写道:「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类。」流露出不向现实屈服的勇气,也依然对自己的理想,怀抱着热忱与信心。 回第一页 4.轶事: 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登基做了皇帝,他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曹丕君临天下,得?非凡。但是,有一件事使他担心、忌恨。那就是害怕他的弟弟曹植、曹彰、曹彪反对他,特别是曹植。这因为曹植才学超群,在大臣中威信很高,父亲曹操在世时,就曾经想立他为太子。想到这里,曹丕顿起杀心,派使者去他们的封国,召他们入京。曹植等几个兄弟,高高兴兴地离开封国。谁又能料知,他们一到京城,就分别被软禁起来。曹丕先用毒枣暗地里毒死曹彰,再准备加害曹植。一天,曹丕要曹植在走完七步路的短促时间里,以兄弟为题作诗一首,但文字上又不许有兄弟的字眼,这要求是多么的苛刻呀!但是,更为令人气愤的是,曹丕规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要以欺君的大罪论处。这真是天下的奇闻。曹植当然明白曹丕的用意,也深知与他争论是不可能的,只有用自己的天赋才能,赋诗来戳穿曹丕的阴谋,才能够保全自己。曹植怀着愤懑的心绪,迈著坚定的步伐,缓步慢行,酝酿诗句。一步、二步、三步....还没有迈出第七步,就高声吟诵起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诗的大意的是:煮豆时,燃烧的是豆茎;被煮的豆在锅里哭诉著:我们本来是同根生长起来的,你为什么要逼迫得我这样厉害呢?在这里,曹植巧妙地用豆萁相煎比喻兄弟相残。这就有力地揭露了曹丕不顾兄弟情谊,意丧尽天良残害骨肉同胞的罪行。同时,还向曹丕发出了「相煎何太急」的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步成诗的故事。 2007-09-14 16:39:20 补充: 曹植有儿子名字叫曹金瓠.曹苗和曹志
有一个女儿
不过很快便夭折
曹植没有儿子
只有一个女儿
不过很快便夭折
名字叫曹金瓠.至于你所提及的曹苗和曹志
并未出现在史书中
很可能是虚构人物吧!
参考: 自己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东汉时的沛国谯(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其诗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才华也颇受后世诗人推崇。 [编辑] 生平 曹植为曹操正室卞氏所生,曹丕之弟。曹操与卞氏的第三子。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汝倩人耶(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言出为论,下笔成文,愿当面试,奈何倩人!」。建安十五年(210)冬天,曹操兴建铜雀台,曹植作〈铜雀台赋〉,曹操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认为他「可定大事」,曹操晚年,曹植晋封为临淄王,与长兄曹丕争夺继承人地位。加之才高,素为曹丕所嫉。故曹丕即位之后,改封曹植为陈留王,曾屡欲杀之,被母所阻,方得免;据说当时卞太后已经把话讲绝了︰「你已经杀我的任城王(曹彰),再要杀陈留王,我也不想活了。」曹丕仍以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将他贬为安乡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曾有意重召叔父入朝,而曹植甚至也草拟好政略,却有朝臣警告魏明帝,曹植「素有壮志,一朝得尝夙愿,恐难为臣」,因此终明帝一朝,曹植犹不得志,最终郁闷而终。今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有曹植墓。 曹植曾被封陈王,死后諡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他的作品百余篇,绝大部分是五言诗,被后人收进「陈思王集」里;其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南朝宋谢灵运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算是对曹植最高评价了。 曹植是最早对司马家族专权提出警告的人。他对魏明帝大权旁落极为恐慌,上表告诫说︰「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但是魏明帝正倚重司马懿以拒蜀汉北伐军的挑战,没有将叔父的忠言放在心上。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威胁不再,魏明帝即开始声色犬马,对朝中权力结构未加以整顿,虽然驾崩前,魏明帝曾将曹芳托付于不具实际政治经验的宗族曹爽和久掌军机的权臣司马懿,惟后来司马懿夺权时,曹氏宗族早已失去支持皇室的力量。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原百科敍述:六朝时期文坛还未流行五言绝句诗体,「七步诗」实乃后人之作。实际上,此诗体非五言绝句。) [编辑] 主要作品 《赠白马王彪》 《白马篇》 《洛神赋》 [编辑] 参看 三曹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f/fb/Wikisource-logo/50px-Wikisource-logo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作者的相关原始文献: 曹植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f/fa/Wikiquote-logo.svg/50px-Wikiquote-logo.svg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摘录: 曹植 取自"zh. *** . /wiki/%E6%9B%B9%E 6%A4%8D" 页面分类(6): 汉朝人 | 三国人 | 中国诗人 | 安徽人 | 192年出生 | 232年逝世 曹冲 (196年—208年),字仓舒,是曹操儿子之一,由环夫人所生。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 《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中说:当时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然而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此事不可能。曹冲死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此之前东吴仅有江东六郡,即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这里在汉代没有大象。直到建安十五年孙权派人去作交州刺史,才可能得到大象送给曹操。陈寅恪认为这是北魏时译成佛经《杂宝藏经》中的故事被中国人附会到曹冲身上以显其智慧。《杂宝藏经》中载「天神又问:此大白象有几斤?而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天神。」 曹冲为人仁厚,通情达理。当时魏国由于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商议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出发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心。」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还有很多犯下罪过的人,按照刑法应该被处死,都依靠曹冲的辩解得到了宽大处理。曹操把这些事情对大臣们说,表示有意传位于曹冲。 建安十三年,曹冲病重不治,去世时年仅13岁。曹操十分难过,曹丕宽慰曹操,曹操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曹操欲求合葬于司空掾邴原亡女,邴原以「嫁殇非礼」拒绝,后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諡「邓哀侯」,追加号为「公」。 [编辑] 参考 《魏书·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取自"zh. *** . /wiki/%E6%9B%B9%E 5%86%B2" 页面分类(3): 汉朝人 | 三国人 | 安徽人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内容概要
[编辑本段]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评价
[编辑本段]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版本
[编辑本段]
闻尊阁板《浮生六记》是最早的铅印板,有杨引传序和“尊闻阁王”王韬跋。杨引传序言中说“六记已缺其二”。王韬曾说少时(1847年前)曾读过这本书,可惜没有抄写副本,流亡香港时,常常怀念它。王韬在1877年为尊闻阁版所写的的跋中没有说少时曾见过全本。
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於《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还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
过后不久苏州冷摊上便来出现“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实为后人伪作。
目录
[编辑本段]
俞平伯曾根据《浮生六记》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记年表》。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中文书目
[编辑本段]
《浮生六记》(清)沈复著,俞平伯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ISBN 7020028314
《浮生六记》(清)沈复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ISBN 7311024145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浮生六记
版本
闻尊阁板《浮生六记》是最早的铅印板,有杨引传序和“尊闻阁王”王韬跋。杨引传序言中说“六记已缺其二”。王韬曾说少时(1847年前)曾读过这本书,可惜没有抄写副本,流亡香港时,常常怀念它。王韬在1877年为尊闻阁版所写的的跋中没有说少时曾见过全本。
1936年林语堂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分期连载於《天下》月刊。后来又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并作长序言。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还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
过后不久苏州冷摊上便来出现“全抄本”,有卷五卷六,实为后人伪作。
俞平伯曾根据《浮生六记》的前四篇作《浮生六记年表》。
该书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鲁迅的问题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著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期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惶》(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翟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