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话其实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其本意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商鞅的历史功绩人所共知,秦统一天下,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君主制的推动者都是商君也。商鞅立法从而推进社会制度改革,使秦国新政得以有效推行,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新政从“徙木立信”开始,到新法颁布,再到推动实施,巩固新法新政,这一切实施的前提都是立足于“法”、“信”。法律一旦失去的公信力那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只有秦国,商鞅的秦法虽然严苛,却是所有朝代对百姓最有利的。秦国实行军功受爵制度,无论皇亲贵族还是奴隶百姓,都要严格按照。至于刑法也是,商鞅就是因为太子犯法而没有手下留情,但因太子年幼,所以对监护人太子太傅、秦孝公的亲兄弟按照刑法实施了酷刑。商鞅就是因为得罪太子和所有的贵族所以秦孝公死后才会被继位的太子五马分尸和诛灭全族。只可惜他的这种制度秦国亡后就再也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比夏商周更苛刻的皇族特权。商鞅真的白死了。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出自谁之口呀?”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思是有权势的人犯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成语拼音:wángzǐfànfǎ,yǔshùmíntóngzuì。
2、成语解释:王子:借指有权势的人;庶民:平民百姓。有权势的人犯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4、典故:商鞅变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年,处境维艰。年幼的太子也受到守旧贵族的挑唆触犯了新法。
商鞅对秦孝公说:“新法不能普遍地推行,是因为上层阶级的皇宫贵族带头不遵守,导致百姓也就不当回事。今天,既然太子犯了法,当然不能就此纵容。否则,新法何来威信!”但是,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将来的国君,不能有损他的威严,也就不能对太子施加刑法。
商鞅考虑到这个,便对秦孝公表示,既然不能惩罚太子,只好由太子的监护人代替。于是,商鞅惩罚了太子的两个师傅,对他们实施了肉刑。
连太子犯法都要受罚,那还有谁敢不守法!不管你家庭背景多么强硬,也强不过太子吧?商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借此告诉秦国百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了太子的前车之鉴,从此,秦国的百姓中再无表示反对新法的行为。后人总结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与庶民同罪的上一句是什么?
这话都是现代人说的。
古人哪敢有治天子罪的想法?古人说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因为王子很多,且有实权的非常少,但天子只有一个,杀谁都是他说了算。最早这么办事的人好像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当时秦国王子犯法,韩非又不能真治王子的罪,就割了王子老师的鼻子。最后韩非因此而丧命。
与庶民同罪的上一句是王子犯法。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释 义: 王子违背了法律,会和老百姓一样处以惩罚,没有特殊对待。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译文:秦朝时期,商鞅想要推崇新的法律制度(商鞅变法),当时许多人反对他颁布的法律,新法一度无法实行。商鞅于是说到:法令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皇宗贵族的干扰,如果要更好的实行法治,那就要对犯法的太子施行惩罚。可太子是君王的家室,不能对他施刑,于是就处罚他的师父。
赏析说明
商鞅为了变法,不惜得罪了未来的君王。这也是商鞅后来被处以“五马分尸”惨死的原因之一,商鞅的死其实多少有秦惠文王的公报私仇(个人私心)在里面。
虽说在这件事情上,商鞅确实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其实质上惩罚的也是太子的师父,而并非太子本人,所以这句话根本上是说不通的。
那些受到法律惩罚的永远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甚至就连“天子的血缘亲属”都很难被施以法刑,受到法律制裁的永远都只能是臣子和百姓。
言而总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各个王朝的末期,君权极度衰落甚至即将被改朝换代的基础上,才会出现,但凡君主余威犹在,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会有的。
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事,请相信惩罚的永远也不会是王子本人,一定会有其他的替罪羊来代替王子受罚,那么王子不受罚,自然就不能用“与庶民同罪”来论处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