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远古时期人类的逐水而迁、傍水而居,造就了后来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 水,成就了城市形象。水如热血滋养生息。江河湖海绘就独特的城市风貌。
水,塑造了独特的城市品格。从小到大,因水而兴,迎来送往,吐故纳新,从本土走向世界,从过去走向未来。水从来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充满着创造的冲动和激情;水的开放与发展的品性与生俱来,与时俱进,富有朝气和活力。
水与城市规划和发展
李复兴1 李贵宝2
(1.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2.中国水利学会)
水是世间万物生存的根本,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地,更是创造文明的人类得以栖身的居所。水与城市的关系因为水的短缺和污染,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以如此重视。
一、城市的诞生与发展
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人类逐水而居,不少城市自然因水而诞生。水在城市诞生过程中,直接影响其风格和布局。水对城市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也是贯彻始终的。
在我国古代,城镇之间的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内河航运而发展壮大的,特别是沟通全国的大运河培育了一大批著名城镇。隋唐时期横贯东西的隋唐大运河,先后孕育了长安、洛阳、汴梁等一批著名的古都,元代以后横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则由于沟通了杭州、南京、北京等大城市的联系而使之更加繁荣,同时在运河沿线也先后形成了一大批与之息息相关的中小城市,如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德州、沧州、通州等。可以说,如果那时没有水、没有水运,城市如何发展、如何得以繁荣,难以想象。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更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古埃及的文明孕育于尼罗河,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古巴比伦文明诞生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而黄河文明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现代城市大都是在古城镇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内外许多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多坐落在大江大河附近,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的城市,欧洲的莱茵河经济带,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沿岸等。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水产业、水文化的发展,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其扩张也给城市带来了水问题:缺水、水污染。
有水使城市充满活力,缺水使城市走向衰亡。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的河南开封朱仙镇,在北宋时地处运河转口地带水陆要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盛极一时的水陆码头,而后来运河年久堵塞,水运不畅,商贸渐衰,城市也随之失去活力,成为鲜为人知的荒凉小镇。其他三镇,即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则仍借助水的活力,颇有名气。
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同样要得益于水及其文化的发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闻名天下,正是因为有了美丽洁净的西湖。相比之下,武汉的东湖,除了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全国首批顶级4A级景区以外,似乎没有让人想到更多,于是就产生了“东湖大,西湖名”这样的评价。东湖除其文化底蕴与西湖相比较差之外,水质恶化、湖面一度被填占、资源丧失等也是困扰东湖发展的原因之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江堰市因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而命名和闻名世界。由此看来,一座城市的兴衰与水是息息相关的。拥有健康的水系统并且能够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让水与城市完美地融合,城市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纵观历史,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历来就是人口经济最繁荣的地方,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就是一个典型。反之,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其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均明显不如前者。
二、我国城市水问题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治水兴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特别是近10年来,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0%两项节能减排指标按年度全部完成。
然而,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水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城市,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和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旱涝灾害和水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城市水问题更加突出。
(一)缺水
缺水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655个城市,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城市。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而建设的,这样可解决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严重缺水现状。
其实城市调水早就有之,最早的如“引滦入津(天津)”工程。水源短缺制约天津城市的建设发展,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国务院于1981年9月决定兴建引滦入津输水工程,跨流域从300多千米以外引滦河水。1963年,香港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为解决香港水荒问题,中国政府拨专款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建成投产。随后,引水调水的工程有“引滦入唐(唐山)”、“引碧入连(大连)”、“引黄济青(青岛)”、“引黄入晋(山西太原、大同等)”、“引江济太(太湖)”、“东北的北水南调(松花江流域的部分水量调往辽河,以补充辽河中下游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沿调水线地区部分用水)”、“甘肃引大入秦(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秦王川地区)”等。
还有一种就是水质型缺水城市。如合肥市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巢湖虽然水量丰沛,但水体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特别是西半湖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为Ⅴ类或劣Ⅴ类水,2003年合肥市城市生活用水停止从巢湖取水,不得不从上游的响洪甸、佛子岭水库调水。由此可见,对水污染问题、对节水不够重视,结果守在水边没水喝,还得舍近求远取水喝。同样,云南滇池由于水污染,不得不从滇中调水,外流域调水已成为把滇池救活的最根本的措施。
(二)水污染
目前,全国现状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保障城市饮水安全以及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任务非常艰巨。2009年,全国重点城市共监测39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244个,地下水源地153个。监测结果表明,不达标水量为58.8亿吨,占27%。
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事故频发,有些污染已造成恶劣影响。如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导致哈尔滨全城停水4天。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无法正常饮用,导致了空前的无锡水资源危机,市区断水数日。可见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水污染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城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可以概括为:多数城市河道断流,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河道水质恶变,藻类暴发频繁;河道断面不断缩小,各种垃圾沿岸堆积,河道阻断严重,排水功能下降,流动水域变成一团死水;河道整治硬质化,过于人工化,生态景观布局差;城市水面不足,水域受到侵占。
三、水与城市规划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从1978年的17.90%上升到2008年的45.68%;自1978年至2007年,全国设城市总数从216个增加到655个,增长了两倍多;人口城市化率由17.92%增加到44.94%,城镇人口达6.07亿人,可见发展速度之快。各级各类城市全面发展。其中,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16个增加到286个,增长了近1.5倍,小城市人口从1331万人增长到3760.1万,增长了1.8倍;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从60个增加到232个,增长了2.8倍,人口从1876.8万增加到7410.1万,增长了2.9倍;50万至100万人口这一级别的城市,从27个增加到82个,增长了两倍多,人口从1994.7万增加到5601.5万,增长了1.8倍;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58个,增长了3.5倍,城市人口从2988.3万增加到14830.1万,增长了3.9倍,是增长最快的一类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对环境与生态的危害,以及水质型缺水问题也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给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对水量、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涉水管水的部门来说是新的重要的挑战。
为此,水利部门提出: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部门提出: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依然是由建设主管部门在主导、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与水资源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衔接协调的不够。而不论城市如何发展,总得以水为先。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城市的生存发展更是要依靠水,城市的景观美化更需要优良的水环境。
(一)城市规划应依水而行,量水而定
大多数城市都是依托良好的水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用水户最集中、用水强度最大、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最高的区域,也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区域。而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很少考虑资源的承载力,没有做到以水定规模、量水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应该以水定城,也就是说城市的规模、城市的发展都必须量水而定。同时,在规划中必须考虑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再利用。一方面城市在叫喊缺水,而另一方面城市又存在着水的大量浪费。
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水资源承受力的考量,华北地区水资源超采量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两条黄河的水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由于地下水超采,我国现在大概有60余个城市、地区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地下水漏斗。从东部的上海到西部的乌鲁木齐,从北方的哈尔滨到南方的海口,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存在因超采地下水而形成的地下水位下降,而有松软冲积层分布的平原、盆地、河谷中的城市尤其严重。如苏州50多年来累计的沉降大于60米,沉降区几乎覆盖苏州全市。
城市规划应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其指导思想之一,改革和完善城市规划程序,加强城市规划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之间的协调,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将其作为必要内容以一定形式反映出来。在以往工作过程中,水资源综合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约束作用不强,而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更强调它的服务性,往往是“以需定供”的规划,城市发展的主观性极大地影响了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应以水资源为制约条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发展的主导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是确定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
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规划初期,特别强调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限制。在论证北京适宜的人口规模时,重点论证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条件下的人口规模,由水务部门完成的《北京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建设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研究》,为确定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控制规模提供了量化依据。同时在规划中增加了“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保护与利用”章节,提出了建设先进的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城市建设要量水而行、总量控制、统筹配置的原则,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发展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应依水而谋,量质而划
稳定的来水及其水量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而良好的水环境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体现着城市的特色。水环境是提升人居环境的基础。作为水乡城市,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枕河而居、择水而栖是水乡市民的首选。因此,开展城市水环境规划也是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环境规划和建设要力创城市特色,营造城市新亮点,展示城市个性。要体现生态性和亲水性。山无清水不秀,城无水景不美,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市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向往自然。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城市水环境的景观功能,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充分体现生态和亲水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水环境建设的重点。
水环境建设必须融多项功能于一体。城市水环境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多功能性,城市水环境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将城市水利、城建配套、环境保护、文化布局、旅游开发诸多功能统筹布局。除了防洪、蓄水、环保、城市建设的功能外,更要赋予它景观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功能。
城市的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环境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近年来,不少城市因环境保护规划未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实施,或在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论述往往还只停留在各个污染点治理的描述上,从而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城市环境建设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人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水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安徽省安庆市在水环境建设中重点抓好“五个化”,即文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有关城市学习和借鉴。武汉市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水资源丰富,称得上“因水而居、缘水而兴、以水为荣”。他们把水资源作为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保障城市合理用水和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推动节水、水环境保护以及滨水景观建设工作,2009年3月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武汉的汉口江滩,通过防洪工程的加强,滨水景观的营造,使之在洪水季节能够有效防洪,平日则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昔日凌乱不堪、常遭洪水侵袭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武汉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从2002年开始提出了六湖连通,使水景观与城市交融,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与景观。桂林市从1973年到1995年,用了20多年时间重点治污;从1996年到2005年,重点对市区湖泊进行生态修复;从2006年到现在,开始全面生态修复的建设。目前,整个桂林市城市湖泊和河流生态修复都是相互衔接和贯通的,未来的桂林将是“千峰环野立,三水抱城流”。泰州市水系规划,其中的凤凰河的整治是泰州水文化水景观治理的缩影,通过综合的整治,凤凰河不仅还原了过去一条自然生态河道,而且还充分反映了其是一条人文气息的河流。
总之,城市亲水景观在全国还有许多,它们对挖掘城市文化和水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整体品位,调整旅游业发展布局,塑造国际大都市形象,无不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大、中、小城市应结合城市自身的规模、所处的自然条件、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充分发挥水利、艺术、建筑行业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对城市水利工程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其达到既有水文化的底蕴,又不危及城市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城市规划应有涉水部门共同参与和协调
水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的灵性所在。水对于城市,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把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活的必然选择。
实现人水和谐发展、亲水城市、滨水城市,必须多部门合作、沟通与协调。水资源应统一管理,水质水量要协调,水资源配置工作需要循序渐进。这方面黑龙江省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2009年,黑龙江省全面推进滨水城市规划建设,以水兴城富城丽城,哈尔滨市在国内城市规划建设中首次提出“以水定城”。提出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的4个要求,即:
一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规划。树立生态理念,注重环境保护;树立文化理念,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树立功能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树立时尚理念,在风格上注重特色,体现大气、灵气、秀气;树立经济理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保护。要把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建设与实施国家江河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和黑龙江省“三供两治”等重点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滨水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要把滨水城市防洪堤防建设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堤防安全。
三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开发。要注重文化、休闲、贸易、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利用;要大力推进滨水城市旅游开发,加快五大连池、镜泊湖、兴凯湖等滨水旅游区建设。
四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管理。加强国家《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和执法监督检查,理顺管理体制,共同把水资源管好用好。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不能“越摊越大”,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贪大求洋,劳民伤财地搞“形象工程”,城市的发展一定要适度规模,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清醒地认识到调水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解决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方式。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寻找第三种方式来解决水的问题,发展低水经济,营造节水社会;以水定城、量水定城。必须树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人与水和谐发展的理念。实现城市与水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资源利用的代际原则和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水资源的水质保障与水量保障,水资源总量的宏观控制与用水定额的微观管理,城市供水系统安全与生态系统安全,城市规模的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竺士林主编.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张彤.探索城市与水和谐发展之路.北京水务,2007(6)
[4]张显峰.专家建议:城市规划应该量水而定.科技日报,2006-09-12
[5]姜文超,龙腾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2003(7)
[6]毛利胜,周达,周以和.水境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7]杜悦英.专家称北京水资源问题是生态灾难 调水不能长久.中国经济时报,2010-06-10
[8]周生贤.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报,2010-02-01
[9]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08.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中国历史上的水与城市
郑连第
(水利部办公厅)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一部举世公认的地理经典,全书内容以水为纲,记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轨迹,尽可能地保留了相应的文化遗存,历代读者惊叹其观察的精深和笔墨的神采。可惜原文没有地图与之映衬,难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其笔下的宏观含义。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绘有《水经注图》一套,使用了他创制的朱墨套印绘制历史地图的办法,将书中内容(用黑笔)一一落在当时刚刚出现的实测地图(用红笔)上,给人们深入阅读《水经注》开启了方便之门。
《水经注图》上,表示《水经注》内容的黑字疏密不同地落在大小不同的河边、水边,离河与水越远,黑字越稀,直至大片的空白,历史上人类活动与水的关系一览无遗;居民点、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在《水经注图》上,留下了大量的珍贵信息。“以水证地”的表述方法是对人水关系的最直观的科学描述,谈城市与水的关系应从这里开始。
一、城、建城理论和模式
(一)市井的启示
远古,随着生产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随之就有了私有财产及其交换,这种交换的场所就是市,市的扩展就出现了初期的城市。市出现在什么地方,也非偶然。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和商品交换都离不开水,可以说作为水源的河、湖、泉、井都是市的选择对象。相传“伯益作井”,伯益是跟随禹治水的人,我国用井的历史悠久。在早期文献中,经常出现“市井”的字样。《史记正义》说,“古者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这就是“因井为市”、“处商必就市井的道理”。原本的人与人口聚落与水的关系在这里阐述得再清楚不过了。
(二)来自长期实践的建城理论
由人群聚落发展为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这一过程中,人在与水的相处中,摸索出建设家园和城市的多方面的经验,逐渐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以致理论。春秋战国时已比较成熟,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管子》一书,其中涉及主要内容主要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意思是,选择都城(或城市)的位置,不要很高,也不要很低。因为高了取水困难,适当低些才能取到足够的城市用水;很低了靠水太近,防洪任务太重,适当高些才能节省防洪排水工程。随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水利条件而建,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建筑模式。
“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管子·度地》)意思是,建设城市不仅要在肥沃稳定的土地上,而且还应当便于布置水利工程。所建城市应当水脉周通,便于取水,更应排水通畅,直注江河。既注意供水,又注意排污,有利于改善环境,改善排洪条件。
“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管子·度地》)意思是,在选择好的城址上,要建城墙,墙外再建郭,郭外还有土坎。地高则挖沟引水和排水,地低就要做堤防挡水。
洪、引水、排水,“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管子·问》)意思是,城市的建筑物的尺寸高低,该建与否,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君王领导者都应当过问。
下面的3幅图分别是明清北京城、天津城和宋代开封城的简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尽管相去甚远,上述理论和后代实践的关系却是如此的紧密(图1、图2、图3)。
图1 明清北京城图
(三)基于理论锤炼成的城市模式
上述理论,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完整的城池建设模式,其骨架可以用图4表示。当然,因地形或其他特定约束,可以有所变通,但基本要素都要具备。村镇、沿河码头、商埠所形成的聚落不在其列。
图2 明清天津城图
(四)良性人水关系要求完善的城市功能
城市是人口聚集发展而来,与水的关系更为密切,我国历史上对此作了全面系统地处理,使城市的功能得到满足,对其内容可以归纳为:
(1)供水和排水。城市一定要建在便于取水的地方,最理想的地方当然是河湖之滨,地下水丰富,方便打井和建造工程引水,“以水证地”就是以此为据。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军事需要,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长距离引水,工程量大,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图3 宋代开封城图
供水主要解决了饮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农圃和林木灌溉。还应提出的是防火,古代以木结构房屋占主导,此项尤为重要。上述情况,在古代文献中,有大量记载。
城市重视供水的同时,必须重视排水,因为这是保持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绝不可缺少的。
图4 古代城市建设模式图
(2)防洪和防卫。古代征战攻守,城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巩固城防,大多数城市都筑有坚固的城墙,同时深挖环城的护城河,也叫池或濠,因此古代通称城为城池。护城河的水要以城外的河湖为源,有引水渠、排水渠和一系列的水工建筑物作为正常运行的保障,是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城池体系的防卫功能只是在特殊时期的需要,而其在通常时期的作用却是防洪。由于供水的要求,城市必须建在河川或其他水脉经通的地方。一旦洪水来临,淹没田野,涌向城市,就可以事先紧闭城门,用土密塞,把洪水挡在城外。城外人口也可在洪水到来之前入城躲避。洪水围城期间,护城河自然就成为导水、排水的通道(图5)。
图5 清代北京城周边河流泛流路线图
(3)航运。城市离不开交通。古代陆运,道路标准低,车辆笨重而牵引动力有限,耗费大而运量小。水上运输则有运量大、运价低的优点,许多朝代都把修筑沟通各自然水系的运河作为国家的交通干道。外有运河、内有运渠是当时城市的最优的交通方式选择。古代重要城市多有运河的遗存或遗迹。
(4)改善城巾环境。从广义上讲,上述供水、防洪和水上运输,都属城市环境;而这里讲的环境指的是人居环境。城市,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影响所及,植被减少,空气干燥,气温增高,水质和空气污染,自然环境恶化。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用水利工程把水引入城市,或借助自然水域加以改造,作为建城的环境,这些城区或郊区的水体都成为改善乃至美化人居环境的条件。人们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例如,唐代长安城,规模很大,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众多,繁荣喧闹。南北有11条、东西有14条大街,各街的两侧都有水沟,构成纵横交错、遍布全城的水网,沟边遍植高大的杨树。流水清澈,绿树成行。全城园林、宫苑,大大小小的池沼星罗棋布。如此优雅的环境是由足够的水源和供水设施提供保证的(图6)。
图6 唐代长安城
二、从古城遗留看古代的水与城市
(一)2000多年不变的城市构架
在保存至今的宋代文物中,《平江图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件。苏州是宋平江府城,图碑所刻就是当时详细的城图。是研究我国城市发展史、城市水利史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苏州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是春秋时吴国建都的地方,当时城有8座城门,也有8座水门,建城以始就是水陆并重的水网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之一。隋代,曾经迁城址于西南方的横山下,但新址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都远不如旧址,显然这是就引水、排水和交通等方面的水环境所做的比较,于是只好又迁移回来。宋代,国家的经济中心已转移到江南,苏州的地位更为重要,城市繁荣,通过江南运河水路交通可达全国。图碑清楚地反映出当时的城市水网状况及其与护城河、运河的紧密联系。其8座城门与水门也与春秋时相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苏州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发现瓦砾层有6~7层之多,有历代遗物。我们对照《平江图碑》和1949年前后的苏州城图,或上溯到春秋时吴城的记载,会发现不但城门的位置未变,就连古建筑玄妙观、双塔等位置也完全一样。这种“千古不变”的城市沿革的根本原因,就是作为城市骨架的水网所起的作用。苏州的城市水网布置充分利用了水源、地形、与周围的联系等条件,使其达到了难以改易的程度。至此,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和创造能力而折服(图7、图8)。
图7 平江图
图8 苏州城图
(二)古城模式的展示板
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始建于春秋时,为战国时魏国重镇。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灌溉邺镇一带农田,这里成为魏国强盛起来的基础。三国时,曹操在这里作天井堰,在漳水上做12个滚水坝,形成12个引水梯级。每座坝上开一条灌溉引水渠,总称漳水十二渠,给邺城带来农业的繁荣和兴旺。左思在《魏都赋》中描写道:“磴流十二,同源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水澍(滋润)粳稌(稻),陆莳(种植)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纻。均田画畴,蕃庐错列。姜芋充茂,桃李荫翳。”这就是当时邺城所处的环境。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打袁尚所占邺城,曾引漳水灌城,由于城墙的阻挡,水未进城。后来,曹操以邺城为根据地,大力经营该城,把漳水引入城内并贯穿全城再排出城外。清澈的水流过街穿巷,高桥飞架,绿树成荫,水声淙淙,车马喧喧,汲引两便,饮濯兼利。《魏都赋》对此也有十分形象的描述。
邺城的南面,有一条洹河(今安阳河),人工开了一条支河叫洹水支津。这条河又分为两支,南支通曹操所开运河白沟;北支通邺城东城墙外的护城河转西通漳河。这两条分支都能行船,邺城的对外交通就很方便了。曹操还在邺城之西开了一座玄武池,与上述运道相接,使一座停船码头,作为吞吐港站。后来以池为中心修起了一座大型园林叫玄武苑,苑中林木幽深,花草竞艳,水波静雅,楼宇光鲜。水木交映的苑囿和纵横交错的河渠,构成了古邺城的城市特色,而其灵魂就是水(图9)。
图9 邺城水系图
(三)西湖何其多
我国西湖很多,除闻名遐迩的杭州西湖之外,水量丰富的南方西湖数不胜数,就是水量不甚丰富的北方的一些城市也有西湖。例如,福建福州、广东惠州、安徽颍州(今阜阳)、河南许昌都有西湖;就连一些县城,例如,福建仙游、四川富顺等都有西湖;北京的瓮山泊(今颐和园)也曾称西湖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在城市的西面。我国多数的地方地形都是西高东低,水域位于城市之上,水就可以自流入城,它们多数都有供水的功能,解决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又可以灌溉田园草木,甚至农田,享用菜蔬,改善环境。我们考察有西湖的城镇,此种情况大致不差(图10、图11)。
图10 广东惠州城及西湖示意图
谈到西湖,我们不能不联想到两位名人:白居易和苏东坡。
《新唐书白居易传》载:“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在他离任时,留下一首著名的《别州民》诗:“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荒年。”表现了为政者的胸怀和追求,水的重要地位。
苏东坡曾出任杭州知州对西湖进行了全面治理,使其效益由单项发展为综合利用,成为杭州城存在和发展的命脉,为南宋在杭州建都打下了基础。它在惠州和颍州为官,同样修筑了西湖,为地方发展作出了为世代怀念的业绩。苏东坡和3个西湖的故事,在我国城市与水的记忆中留下千古的佳话。
图11 浙江建德相城镇水利示意图
白居易和苏东坡,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政绩显著的官员,也是有成就的水利工程专家。
(四)几座相同模样的古城
在我国的城市平面图上,起码有3座中等城市特点突出,且模样极其相似,它们是山东聊城、河南淮阳和河北永年,都是方整的古城外面环绕着一圈湖水,形成“湖中城”的独特景观。原因何在?这里孕育着有趣的城市与水的故事。
我国北方一些城市,除筑有城墙和护城河之外,在城外相当远的地方又筑一周防洪堤,实际也是一道土城,堤外同样有沟渠环绕,在洪水来临时与城池有同样的功能。这样,城市就有了两道防洪线,既增大了安全保证率,又扩大了防洪面积,前述3城即属此类。北方一些河流多泥沙,甚者如黄河、海河,遇洪水泛滥,挟带大量泥沙,至平原流速减缓,泥沙落淤,遇城市尤甚。聊城等遇此就会有大量泥沙淤积于护城堤外,久而久之,堤外泥沙淤积渐厚,堤内城外洼地渐深,积水成湖,我们可以称之为城湖。据测量,现在,淮阳城西关外,湖底比堤外平地要低5米!环城湖现称陈州湖;同样,聊城的环城湖叫做东昌湖;永年的环城湖称为永年洼(图12~图14)。我们再看山东曹县的情况,它的护城堤堤内水已干涸,城内却有大量的积水,这与护城堤破坏、挟沙洪水到护城堤内落淤而城墙完好尚起防洪作用有关,这种洪淤造成城墙外地面高于城内(图15)。这种例证很多,有的废弃城池基址甚至成了一个大湖。明代治河官员刘天和曾描述说:“滨河郡邑护城堤外之地渐淤高平,自堤下视城中如井然。”在多沙河流泛溢地区多见此种景观。
图12 河南淮阳城图
图13 山东聊城图
图14 河北永年图
图15 山东曹县图
(五)一抹不该忘记的城市记忆
江西宜春城,北临袁江,故名袁州。由于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袁江水位低于城街,给居民用水带来不便,城多火灾,历史上多有损失,唐代一次重大火灾之后,重建袁州城。809年,为解决防火问题,州官李将顺组织民众开渠引水,以改善用水条件。水源选在袁江南岸支流清沥江的上游作堰凿渠,“溉田二万,又决而入城,缭绕闾巷,其深阔使可通舟。”这条渠道综合地解决了城市用水各方的需求。为纪念创始人李将顺,命名为李渠。有人写诗赞颂道;“本与居民御火灾,不辞迢递费迂回,夜澄明月家家到,春泛余光处处来。漱渌寒声喧巷陌,碎光红影见楼台,凭栏如解思经始,知我为亭有旨哉。”近代自来水出现,李渠失去原来的功能,但渠首与渠道仍用于灌溉。城内渠道已改造为城市排水暗道(图16、图17)。
图16 江西宜春城图(一)
图17 江西宜春城图(二)
(六)从繁华到沉没的千古绝唱
泗州在地图上消失已经300多年了,它久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外两个原因:一是它曾经是全国最主要的水运枢纽之一;二是它以沉没在浩瀚的洪泽湖中为其结局,这在没有剧烈的地质变动的情况下确为少有。
泗州城的位置在今江苏盱眙县城的北面,未沉没之前曾与盱眙城隔淮相望。这里地势低洼,据估计,此城的基面大约在海拔8~9米之间,而现在淮河在此处的水位多在12米以上。枯水季节,水位低于11米时,沉没于水下的城墙及桥等的遗存还可以露出水面。当然,城的沉没与后来洪泽湖的形成和发展有关,但它的地面标高太低也是基本事实。隋代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是连接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唐宋两代称汴河,南方各地北上的货物都经大运河、淮河到此再转由汴河运至都城长安、洛阳或开封,因淮、汴两河航行条件较差,船到这里需要修整或转运,为船民服务的商业迅速发展,在汴河入淮处形成了一座繁华的城市。由于淮河常有洪水发生,在低洼地点形成的泗州城防洪任务相当繁重,宋代在汴河东西两岸各建一座坚固的城池,并在城外再建一圈外堤,形成两道防线。
金代,南北对峙,汴河航运衰落,泗州城地位减弱,加上黄河南徙,夺淮入海,使淮水排泄受阻,逐渐形成洪泽湖。明代后期,洪泽湖水位不断提高,对泗州城的洪水威胁日益严重,城市转入维持生存阶段。明后期实行束水攻沙的治黄方略,修筑高家堰,湖水位提高,城根长期在水中浸泡,石墙基址日渐崩坏。城外水位高于城内,街市积水,环境极度恶化。1680年,泗州城终于被滔滔湖水淹没(图18)。
图18 泗州3个时期的水系图
(七)难忘的城市传承
今安徽寿县城,古称寿阳或寿春,此城通过淮河及其支流肥水、施水和巢湖可通长江;通过淮河及其支流颍水、沙水可入黄河流域,也可沿淮河东下转泗水、汴水或河水入黄河。在历史上,曾长期经历以淮河为界南北分裂,寿阳以其便利的水运枢纽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时尤甚。城南有春秋时始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灌溉着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为农业上的重要地区,加重了该城军事上的地位。
寿阳在军事上也有不利条件,就是地势低洼。淮河在肥河口以上接纳了颍河和淠河两大支流,极容易发生洪水,肥水也常有涨水的机遇,洪水对城市的威胁十分突出。因此,经长年实际,使寿阳城形成了强大的城池体系。在战争中水攻十分频繁的南北朝时期,这一体系经受住了多次严峻的考验。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都有南北大战以水淹城的战例,寿阳城岿然不破。尤其是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6年)梁武帝为夺取魏军所占寿阳城,于该年四月,在今五河县浮山口筑成著名的拦淮大坝浮山堰,以壅高淮河水淹寿阳城,赶走魏军。堰成之后,淮河两岸数百里内一片汪洋。至于城内外水有多深,未见记载。事有巧合,同年九月,淮河特大洪水,浮山堰被漫顶冲毁,下游遭受巨大灾害,但魏军所占寿阳城仍保留下来。
寿阳城,今称寿县县城,古城池依然保留,城墙依旧完整,其维修、加固,乃至管理由水利局负责,这在今日城市管理中独树一帜(图19)。
(八)二楼窗口的系船环
谈到城市防洪,不能不谈到广西梧州市的不为人注意的一个细节:在一些街道楼房的二楼窗口都固定着系船环。知情人说,洪水来临的时候,水位升高可以淹没一楼,主人放弃一楼,二楼成为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有环的窗子转为出入之门。在此期间,就可以由二楼经此门上下船,实现与外界的联系,直到洪水退出。这也是一种难忘的城市传承。
图19 安徽寿县城图
现代防洪,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降低设防工程标准,大量节省工程费用,这对洪水暴涨暴落的城市最为适用。说明我国历史上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已得到成功地应用,直到洪水退出。
三、珍视祖先的遗留
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建设成就的积累,已经历了数千年,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今天,它的实体遗存数量已经不多。我们今天研究它、认识它不是为了“照猫画虎”,而是对它进行分析和鉴别,找出对今日有益的东西,在现代得到应用和光大。例如,关于防洪的理念和和实践;关于水的综合利用方面的经验;关于利用水优化人居环境的理念和实践等。事实证明,我们做的许多事后后悔的事情都是继承和扬弃方面的无知而带来的。
我们许多地方对祖先的遗留做过认真的继承和发扬。例如,恢复古都风貌;绍兴城市河网的建设;一些城市河道的治理和绿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有些做法应当引起深思。例如,一些城市的护城河该不该废弃;一些河网城市为什么填平了一些河渠;一些新的城市或城区为什么常遭洪水;许多城市水域污染等,都可以看出我们对祖先遗存的无知和轻率。
中华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不是一句空话。我觉得,我们对祖先的所知和理解还远远不够。在城市与水的研究方面,仍大有可为。
水是城市的生命线与水是生命
余谋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水是城市的生命线,我们正在走进一个缺水的时代,水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大家关注水的问题,这是自然的。话说:“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亡”。这是完全正确的。亘古以来就是这样。总体说来水并不少,但是,由于分布不平衡,或者气象条件改变,水太多了出现洪灾,水太少了出现旱灾,人们兴建水利工程进行调节,预防或减少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在这里,我们需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生命线”与“水的生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城市因水“而生”、“而兴”、“而美”,是由于维持和保护了水的生命;因水“而亡”是因为损害和扼杀了水的生命。特别是现代化时代,水问题,就不仅是气象变化导致它太多或太少的问题,而且有向水体排放大量污染物质、水污染造成水生命损害的问题;用水不当,兴建大型水坝或大范围调水,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问题等。水问题成为一个非常复杂,又非常紧迫的问题。我们从水利工程的角度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一、城市水利工程: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的统一
“水利”是一种文化。它作为人类生存手段之一,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主要是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设施,兴水之“利”,避水之“害”,实现人类的利益。它在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提供了经典的范例、成功的经验。
(一)中国都江堰、灵渠和京杭大运河工程
2000多年前,我国兴建都江堰和灵渠水利工程;公元7世纪,隋代兴建京杭大运河工程。这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3个杰出代表。它们至今仍有巨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的统一。这是水利工程成功的经典案例,体现了我们祖先在处理人与水的关系方面伟大的智慧和才能,为城市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从工程水利的角度,它们是科学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工程特点,它是无坝引水工程,主体工程有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鱼嘴工程起分水的作用,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外江是岷江主流,流向长江;内江经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兴灌溉之利。飞沙堰的设计,“深淘滩,低作堰”,使多余的水从堰顶溢入外江,避水之害保证成都灌区的安全。宝瓶口把内江的前一段凿成弯道,以“正面取水,侧面排沙”,既取得足够的水量,又避免渠道泥沙淤积。它完美地处理了人与水的关系,已经运行2000多年,至今完好无损,表现了先人高度的聪明才智。
灵渠又称兴安运河,作为水利工程除开凿连接湘江和漓江,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36千米渠道,主要工程的大小天平(水坝),它的不同的长度和走向起到合理分水的作用,作为中国水利史上第一座大坝,被誉为水利工程史上的独特创举。
我国自然河流大都从东到西,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向南1794千米,建筑100多座水闸、水坝和堤堰,沟通东西走向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和许多大小河流,把我国南方的洼淀、湖泊和水系完美地串联起来,既不让高处水流尽和低处水漫流,又确保常年有水,航运流畅贯通,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
第二,从资源水利的角度,它们是伟大的资源开发工程,有重大的经济利益。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从开发至今已经2000多年,资源利用长盛不衰,的确具有典范意义。都江堰使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四川成为非常富庶的天府之国;京杭大运河既是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又是防洪和灌溉的重要渠道;灵渠作为漕运开发,当时使秦代的中国版图扩大近一倍,至今仍然发挥它的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的重要作用。
第三,从生态水利的角度,它们是完美的生态水利工程,维护了水生命健康。
三大古代水利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结构简单,顺应自然而为之,实现了工程与周围环境完美的有机结合,使工程完全融合于自然环境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它们不仅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创造了更多的生态美。至今它们仍然“活着”,运行良好,承载和延续着华夏文明的伟大智慧,不仅继续创造着巨大的经济财富,而且创造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清代诗人袁枚赞美灵渠风光如画,他说:“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一派如诗如画的景象。今天三大古代水利工程成为重要旅游景点,它们既有美丽壮观的景色,又是人类文化的伟大成果,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在这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在这里游览欣赏,娱乐休息,乐山乐水,鉴赏美、体验美、享受美,流连忘返,给人以美的愉悦和欢乐的享受。
都江堰、灵渠和京杭大运河三大水利工程,作为古代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统一的典范工程,现在成为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至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二)元大都水利工程“名垂宇宙”
1260年忽必烈称帝修建元大都时,水利专家郭守敬提出“水利六事”,首事是建议引玉泉水以通漕运。首先,为了宫苑用水,利用旧有渠道,导玉泉诸水汇高粱河,引入城中,流经宫苑,注入太液池即金水河。1265年,他建议用废弃的金口河解决漕运问题,依据大都城周围水系状况,选择昌平白浮泉作为水源,开挖从白浮泉到瓮山泊,长约60里的引水渠道,名为白浮堰;再从瓮山泊经高粱河,到积水潭(今什刹海),后从东南流出文明门(今崇文门北),东行至通州高丽庄流入白河,与大运河衔接。元世祖忽必烈路过积水潭,见船只蔽水,大悦,赐名“通惠”,即通惠河。通惠河修通后,打通了漕运的“瓶颈”部位,使位于京城中心的积水潭成为水路运输的终点码头,这一带也逐渐成为大都城里最繁华的商业区。古诗云:“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现在它与京密引水工程、永定河引水工程相连,成为京城水环境重要环节。人们纪念郭守敬如对联所示:“太史名垂宇宙,都水功在人间。”[2]
二、正确的水观念是维护城市水生命的先决条件
人类的“水观念”是历史发展的。2006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它的口号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人与水”的矛盾、“水与经济”的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需要转变用水观念,确立正确的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实现水安全。
水观念主要之点:水是生命,水又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城市生存离不开水,它作为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生存的自然基础。水观念在城市水文化中有重大意义。我国古代水观念是确立现代水观念的宝贵遗产。
(一)古代水观念:水是万物之源
上述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之所以成为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统一的工程,之所以经历这样长的时间仍然具有生命力,应当说是由于古代水观念的正确性所致,是由于古代水利工程遵循整体论思维、讲求工程与环境的有机统一所致。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并把“水”提高到一种道德高度。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水”近乎“道”,“道”是万物的根源,它有许多美好的品格,不与万物相争,是最高的善。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相依是道德的对象。管子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管子·水地篇》说:“地者,万物之本原,水者,地之血气”,“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他认为,水与土是相互联系统一的。这是我们可以继承的宝贵资产。[3]
(二)超越现代水观念:水是有价值的
现代社会认为,水没有生命,水没有价值,它可以随便开发利用而无需补偿和付费。例如,1987年7月9日,北京经济学界举行“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问题”的讨论会,70多位经济学家出席。我发言认为,水和土地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它有经济价值的;但多数人认为,土地和水不是劳动产品,它没有价值。会后以中国土地学会文件(1987年第15号)的形式,发了这次会议的简报。“简报”说,多数人认为,“凡经劳动加工的土地才有价值,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土地就没有价值。”“土地本身并不是劳动的产物,因而没有价值。”“在对水资源实行收费时,大家对通过水利工程设施取得的供水收取水费没有争议,但未经人类劳动的天然水资源进行收费时,就有人提出质疑。”[4]
现代经济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认为只有劳动产品才有价值,水、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是没有价值的。依据这样的观念,人类发展经济,大举向自然进攻,大肆掠夺、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采用“浪费和滥用”的用水模式,导致水源短缺和水源污染,出现严重的水安全问题,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水的性质和水的价值,产生了新的“水观念”和新的“用水模式”。
三、水是生命
水,抽象地说它是无机物,化学式为H2O。具体地说,指江河湖海,它不仅是有机的,而且是有生命的。所有水体都是一种生命共同体:河流是生命,湖泊是生命,海洋是生命。
(一)什么是河流生命
河流是一种天然地表水流。它以一定的基本水量,以及它在固定的河道内,以稳定的、正常的水流动为特征,否则不是河流。但是,基本水量的流动只是河流生命的必要条件,不是它的充足条件。河流作为完整的生命系统,除了基本水量及其流动这一重要因素外,还有其他很重要的方面。①河流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是生命有机整体,是由水流及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生命系统。这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河流生命整体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完好生存,这是河流生命的必要条件。如果向河流排放过量污染物质,损害甚至完全毁坏它的自然净化能力,消灭了河中所有生物,根本损害河流环境,那就不再是正常的健康的河流,而成为“死河”。②河流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由河流源头、湿地、通河湖泊,以及众多不同级别的支流和干流组成,它们组成流动的水网、水系或河系。这是一个完整和生命系统。如果河流源头生态破坏,湿地和湖泊干涸,来水得不到补给;或者,上中游用水过多,河流基本水量在标准线以下,导致河水枯竭或断流,就成为一条不健康的河流。③河流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生命系统,包括它的水道系统和流域系统。它们之间有大量的、迅速和丰富的物质生产和能量交换。这也是河流生态结构的重要方面,是河流生命的必要条件。其中河流中的植物系统,流域的植被系统特别是森林,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河流生命运转和生存起着关键作用。河流系统与流域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流域的人工生态系统,如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其他生产系统,它们是与河流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与河流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应该看做是河流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5]
河流生命以一种生命系统存在。湖泊生命、海洋生命也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二)河流生命是一个整体
我们以1998年长江水患的评论为例。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大洪水。它对中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造成严重威胁。面对滔滔洪水,长江大堤随时有决口的危险,数千万人民和数千亿社会财产有没顶之灾,百万大军和数千万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血汗和生命,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英勇抵抗,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但是,它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严重的。
洪灾过后,3种报刊约我写文章评论长江洪水。这是不同性质的刊物,要求分别从水、森林和土地的角度,评论1998年的水患。
我认为,虽然长江水患是由于大自然的大气环流,集中、持续长时间暴雨造成的。但是它造成严重损失,又同人的认识和活动密切相关。历来我们依据经典哲学,运用分析性思维,在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中,常常把生命有机整体分割开来,例如,就水论水,水利部修堤筑坝开发水利;就土论土,农业部开发土地种粮;就森林论森林,林业部砍伐森林生产木材。这样,我们是在分割生命的情况下认识三者;而且,是在否定它们的情况下开发它们的价值。例如,以损害水生命健康为代价,兴建水利工程;以水土流失为代价发展农业;以砍伐森林的形式发展林业。我们是在否定水、土和森林的价值,并且是以损害水、土和森林的自然价值为代价发展经济。这样,我们虽然利用了它们,但是并不能保护它们,洪水患泛滥、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发表于《中国评论》的文章说:“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只是从人的利益去对待生命和自然界,用‘斗争哲学’掠夺自然和统治自然。例如水、土和生命,这是地球生命维持系统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但是,按照机械论的分析性思维,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常常把它们分割开来,就水论水,就土论土,就生命论生命。这样,我们完全从人角度认识了三者,知道它们对人的价值,分别地(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部领导)开发利用它们;而且,常常只是在否定它们(如砍树、用尽水源和土地退化)时,才重视它们的价值。这样,我们利用它们,但并不能保护它们,而绝了再利用它们之路。因为它们是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
“我们年年大兴水利,筑坝固堤。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堤防,而且年年水患,愈演愈烈?这恐怕同我们思想的片面性不是没有关系的。或许,我们需要改变对待自然的战略。也就是说,长江水患表现在水,实质在人。我们要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去认识和实践。在这里,人与水、土和生命是有机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当人类活动破坏了生命,砍光山坡上的森林,也就破坏了土地,水倾泻到河里,土积蓄在河床上,永远也筑不起冲不垮的堤防。在这里,水是我们的命脉,但是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地的命脉在生命,主要是森林。我们说,土是我们的生命线。但是,只有当我们把土地看成生命共同体,把水、土、生命作为有机统一体时,我们才接近真理。依据这样的认识,根除水患,‘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治林’,筑起‘绿色堤防’才是比较可靠的。”
按照生态学观点,水、土、森林,作为地球生命维持系统3个重要因素,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当我们把水、土、森林作为有机统一体整体时,我们才能保护这一生命线。为了根除水患,“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治林”。这是用生态学观点看待1998年水患所得的一个结论。[6,7]
总之,关于“城市与水”,我们认为,水是城市的生命线,需要确立“水是生命”的观点、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这就是,水是生命体;水的生存是整体性生存:水与土共生,水与山(森林)共生,水与人共生;人类水安全取决于水生命健康;人类活动对水生命健康有决定性影响。因而我们对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生命整体性观点,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思维和生态学整体性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风调雨顺、江河安澜、山清水秀、城乡繁荣、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余谋昌.传播水利工程伦理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发展研究,2008(8)
[2]海文.郭守敬与元大都水利工程.水与中国,2009(9~10)
[3]余谋昌.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利发展研究,2006(9)
[4]余谋昌.自然价值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21
[5]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86~196
[6]余谋昌.大水灾与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评论(香港),1998(10)
[7]余谋昌.大水灾与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土地报,1998-09-03
水与城市的关系
水之韵 文 / 南山翁
打受启蒙教育开始,就知道日光、空气和水是生命三要素,人类在探索宇宙,寻求生命踪迹时,水是一个重要依据,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水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涂炭生灵,无论是东方的大禹治水还是西方的诺亚方舟都诉说着水患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水也一样,有其“惊淘拍岸”,溃堤决坝的威猛,也有抽刀断水的柔弱。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以其无以易”。他是在说,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可是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柔能克刚了,这是水的品格,人类也常常用它来勉励自己。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用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高尚的道德像水一样,只有有了高尚的道德,人才能承载社会的负荷。这两句话其实不是出于同一典故,“厚德载物”见于周易:“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则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老子在这里提出高尚的道德就要像水一样,他赞扬了水的三个方面的品德:1、利万物、2、不争、3、处众人之所恶。即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应该能为大家做好事(利万物),却又不计个人名利(不争),不计个人地位(处众人之所恶,即到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去),看来一个人要具备水一样的品格确实并不容易。
另一位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老百姓就像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地的则当能讲,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典故,有幸的是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听到温总理在答记者有关反腐败问题时用了这句成语,这可能意味着近年来频发的群体事件,已经引起我国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柔弱的水是不能低估其汹涌澎湃的能量的。
水有一个重要品格,就是它的可塑性,它能适应任何环境,并融入其中,不留痕迹。曾经有一个落魄不得志的人,他感到别人都不能理解他,他很孤独,于是他去求教智者,希望智者能告诉他,如何才能使自己适应并融入社会。智者沉思了一回,然后取出一块木块,一杯水和一个装满沙子的细口瓶子,他要落魄人将木块和水放入瓶中。落魄人很快就将水倒进了瓶里,然后又将木块锯成细块也塞进了瓶中,水很快渗进沙子,没有了踪迹,木块却仍落在沙子的表面。智者对落魄者说,社会就是一个容器,容器的形状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沙是社会中的芸芸众生,而你现在就是木块,所以你和他们显得格格不入,你只有改变自己,使自己能像水一样去适应这个容器,并容入沙中,而不是容器适应你。落魄者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接着又问:“那么只能让水适应容器吗?”智者答道:一般说来是这样的,但他又指着屋檐下的凹坑说,只要有毅力,水也不是没有改变容器的可能,这就叫水滴石穿。落魄者终于明白了其间的道理,这就是柔弱的水给我们的启示。
水使决策者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提醒当权者:水能够净化环境,洗涤万物,但不能洗涤罪恶,净化灵魂,水告诉老百姓水滴也能石穿,自己的命运只能自己掌握。东西脏了可以用水洗,水脏了怎么办?这恐怕是我们最应当认真考虑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