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
马谡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诸葛亮一定要提拔他?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在三国演义当中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其实马谡这个人对诸葛亮来说是一种子侄班的存在,诸葛亮可以说是一直都在提拔马谡,让马谡成为了自己的心腹爱将,但是你知道吗?马谡其实这个人当初刘备去世的时候就已经对诸葛亮说过,此人不能重用,要知道刘备可是在白帝城托孤啊,不是非常重要的话,刘备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诸葛亮说的,是因为刘备已经看出来马谡不行了,而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提拔他,甚至不顾刘备的反对呢?我们现在来具体分析一下。
马谡的出身马谡马幼常,可谓是真正的官二代,马家在蜀国的地位,可以说是显赫一时,诸葛亮之所以把马幼常放在自己的身边,就是看中了马幼常的出身,有这么一个人在自己的身边,诸葛亮就能够更好的与属国的权贵们进行交往,可以说诸葛亮用马又长提把马又长是准备结交蜀国的原有势力,这样更能有利于自己在蜀国中掌握大权。
本身的才能马谡这个人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一无是处,在七擒孟获的过程当中,马谡是为诸葛亮出了不少好主意的,而且这些主意都帮助诸葛亮多次打败了孟获,并且在收复孟获之后,在治理这个地区的时候,马谡又提出了自己正确的建议以及意见,这些都为诸葛亮解决了很多的难题,这也就让诸葛亮觉得马谡这个人是可造之才。
要有自己的班底
诸葛亮用马谡这个人其实也是存在一定私心的,古今成大事者,谁都要有自己的班底,自己的团队,关羽张飞是刘备,留下来的两个叔叔自然会站在刘禅一边,马超又跟刘备不是一条心,但是跟诸葛亮也不是一条心,赵云则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对诸葛亮的帮助不大,如果诸葛亮在这个时候让马谡加入自己的班底,并成为蜀国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这对诸葛亮今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马谡真的一无是处吗?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都是兵法所载,本没有错。而马谡用的不是地方。这种策略目的是刺激士兵义无反顾的英勇作战,用于进攻很好。而街亭一战目的在守,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好。应避免正面冲突。马谡持材傲物,自以为高明,认为自己只是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此战他不满于死守,想施展一下才华。急功近利。方有此败。所以此役马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诸葛亮平时因顾及先帝所嘱,马谡不可重用,而在平时该用的时候没有用,未给马谡施展的机会,使马谡急于证明自己才华不无关系。最致命的是诸葛亮在最不该用的关键时候用了马谡。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起来诸葛亮身为主帅在马谡身上犯了两个错误,该用未用和不该用反用。所以我认为此役失败,两人半斤八两,责任应各付一半。如无军令状马谡不应斩首。
马谡失街亭,到底谁之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里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说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立下军令状统率军队的马谡,在关键时候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军事安排,而是把军队驻扎在了山上,司马懿10万大军围山,断了其军队水源,使得军队不战自乱,遭受惨败,街亭失守,诸葛亮无奈只能挥刀斩杀马谡一事。然而,细读历史,重品三国,诸葛亮斩马谡背后却有蹊跷——诸葛亮为何落泪呢?街亭失守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要解开这些疑问,首先得聊聊马谡这个人,不是聊《三国演义》经过加工的文学形象,而是聊卸掉粉饰后真实的他。马谡出生在一个才华横溢的家庭里,家中他的四个哥哥都很有才华和名望,排行最小的他,擅长军事谋略,人们将兄弟五人并称为“马氏五常”。正史记载,诸葛亮十分欣赏他的军事才华。在南下攻打孟获等人时,就采取了马谡的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一来使南方地区心悦诚服归顺蜀国,二来孟获等人在此后对蜀国进行了军事和物资的支援,对吴国的进犯起到了防范作用,三来为以后集中精力北伐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举三得,不得不让人佩服马谡的谋略。而且,马谡其人,不仅仅是诸葛亮赏识,刘备也对他青睐有加,并不存在临终之时还不放心的嘱托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综上简析,我们不难得出,马谡有才有谋。甚至真实历史上,其才华还在诸葛亮之上,既然如此,他怎么会在第一次北伐犯下致命的错误,让至关重要的第一战惨败收场呢?
我们首先来简单分析一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路线图,由图可以看出,攻打长安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近路,箕谷——郿城——长安。第二条长路,祁山——天水——街亭——长安。第三条险路,子午谷——长安。在这三条路里,诸葛亮选择了第一条路,用赵云和邓芝在箕谷佯装攻打郿城,自己带主力大军出祁山,收复天山、南安、安定三郡。诸葛亮的军事战略部署是很高明,一般的对手很容易被他这招声东击西迷惑,拿下长安也指日可待。但是,诸葛亮这次面对的敌人和他的狡猾程度不分上下,所以这个计划就有很大的危险性,何以见得呢?因为一旦敌人不中计,那么魏国极有可能率领两路大军,一路攻打赵云的佯攻部队,彻底击溃赵云部队,拿下汉中;一路急速攻打街亭,堵住诸葛亮主力进军,此时此刻的蜀军面临的,就是前无进军之路,后无退军之地的两难局面,加之蜀道艰难,没有粮食补给,将会不战而亡,蜀国的大门就会彻底被魏国攻破,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这份危险,马谡一定是意识到了的,也就是在此时,他主动要求去守街亭。
而接下来的现实,和上面我们的假设八九不离十,首先,司马懿意识到孟达反叛之意,派兵突袭新城,杀了孟达,让诸葛亮失去了强有力外援。再者,曹真率领十万大军把赵云的佯攻部队打的节节败退,逼回汉中。不仅如此,当魏国得知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是要经过街亭攻打长安,立刻派名将张郃率领5万大军,奔袭街亭,一来占领街亭要地,二要收复安定、天水、南安等失地。
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马谡应该要依山当道扎营,但是马谡没有这么做,反而是把部队转移到了山上,为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大概有三。第一,马谡和张郃差不多是同时到达街亭的,此时此刻,依山当道扎营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依山当道扎营的目的是阻止魏军通过街亭;第二,马谡聪明的发现,敌军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佯攻之计,此时如果不能拖住魏军行军步伐,蜀军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完全没有撤退时间;第三,街亭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当道扎营,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很有可能,防御工作还没有做好,敌军就把他们一举拿下了。分析至此,可以看出,马谡他准备做的,是与魏军背水一战,为蜀军撤退争取时间。这一战,他其实心里很明白,街亭能守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是,他无所畏惧,他必须和魏军周旋,哪怕代价是全军覆没,也不得不为之。
如果他贪生怕死,直接撤退,丢掉街亭,部队虽然可以安然无恙,可是会导致汉中之地尽失,蜀国灭亡。所以,哪怕在山顶上,水源问题都得不到解决,马谡还是只能坚持这样。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悲壮英雄!
另一面,或许有人会说其实诸葛亮可以派兵去解马谡之围,可是这种推测根本不现实,为什么呢?且不说攻打街亭的部队实在太多了,如果主力军去解围,魏军将会更加猛烈的攻击赵云部队,汉中极有可能可能失守。
就以诸葛亮的智慧,动动脚趾头就能想通马谡在街亭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他自然不会辜负他的苦心,只能赶紧率全军退回汉中,保住大本营。
街亭苦战,马谡的部队,基本全军覆没,马谡几人突围回到蜀国,马谡输了,成了蜀汉罪人,但诸葛亮心里明明白白,马谡他拯救了整个蜀汉,可是,他不能说,出于私心或者为了大局,关于诸葛亮当时的心理。这一点不用详说,后人都会了然于胸。
《三国演义》里,马谡最后被诸葛亮斩杀了,小说里的结局并不是真实历史上马谡的结局,真实历史上,马谡战败后被关在牢房里,诸葛亮下令斩首他,没有等到斩首那天,马谡病死在牢里了。而我想,罗贯中之所以修改了史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也知道,马谡在街亭的所作所为,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蜀国,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诸葛亮,他用生命保护了自己的国家,也用热血回报了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却负了士衷肠,所以,罗贯中让诸葛亮斩马谡,而且,还流泪了,那是愧疚之泪,悔恨之泪!北伐第一战,终究是他自己太过激进了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