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至1周岁的小儿称为婴儿,这时的特点是生长发育速度快,营养要求高,防病能力弱,需要特殊的保护。
1。合理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鼓励母乳喂养,生后1-2月内可以不定时喂,但每次要喂饱,两侧乳房尽量排空,有利于乳汁再分泌,一般约2-3个小时喂一次。
从3个月开始,就应逐渐按时喂奶,约3个半小时喂一次,日夜喂6-7次。必要时可少量喂1-2次白开水或菜水(或果汁),满4个月即可少量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或水果泥等。同时可逐渐减少夜间喂奶次数,若母乳不足,应添加配方奶粉,以保证足够奶量的供应。
一般情况下,婴儿4-5个月时,母乳的量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添加其他奶类或泥糊状食物,这时即进入换乳期。换乳期在每个婴儿的长短不一,大约4-8个月,所以大多母乳喂养的婴儿在8-9个月至1岁左右就能顺利地断母乳。
凡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生后一个月开始就该喂浓鱼肝油,每日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因为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不够婴儿生长的需要。6个月以后婴儿的喂养详见营养章节,总的原则是要适宜婴儿消化功能和生长的速度,从食物的流质状态到泥糊状、半固体状而到固体食物,也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
2。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婴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快速时期,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积极地促进这些感觉的发展有利于其神经心理的发育。因此,要结合婴儿的发育规律,在生活的实践中,从小教 育培训,例如多给小儿看,听,多训练婴儿接触物体,认识生活环境等。这些活动就可称为早期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发展高级思维的第一步。
3。体格锻炼
自婴儿开始即应进行体格锻炼,以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对外适应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婴儿出生满1个月即可开始进行锻炼,在成人的帮助下作被动操,每日进行1-2次,主要是上下肢运动和俯卧的抬头动作;4-5个月时可进行翻身和拉坐的训练;6-7个月以后可以在成人的扶持下,开始主被动体操,如扶坐、爬行;9-10个月开始训练站、走,一般1岁左右可以逐渐独自行走。
体格锻炼一定要符合婴儿月龄的特点,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还应结合一日的生活制度来进行,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的安排。
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
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
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也离不开父母的精心照料,各方面相互补充均衡发展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下面和大家分享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的内容。
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1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由于肠道发育还没完全,而且臀部皮肤细嫩,因此经常会有便秘、腹泻、尿布疹、红臀等等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的大小便显得尤其重要。
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大便里面,隐藏了很多宝宝身体里的小秘密。爸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便便的性状、排便次数等,去了解宝宝消化状态和适时调整孩子饮食。爸妈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心中有数,留意便便的颜色有没有异常,有没有特殊气味等。
婴儿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
臀部护理:宝宝肌肤娇嫩,特别是臀部经常被尿布包裹着,容易引起尿布疹。保护及护理宝宝的臀部肌肤,成了新手爸妈的一项必修课。护理宝宝臀部,最重要是勤换尿布,让宝宝臀部保持干爽。
脐带护理:宝宝脐带切断后,脐带残端会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通常在出生后3—7天内,脐带残端会逐步脱落。脐带结扎剪断部位容易感染,同时脐带可直达宝宝的体内血管,因此在断脐后,对脐带残端的护理非常重要。
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2一、维生素AD
VA缺乏时引起夜盲症,夜盲由于眼部VA的量减少眼晴的视紫红质浓度降低而引起的。
蛋白质营养和锌缺乏症也会使角膜中视紫红质的含量降低,加重症状。(白黄近)。
VA缺之引起干眼症,眼会出现结膜干燥症,表现为结膜角化,使分泌黏液的细胞括动,脱落的上皮细胞会将泪管阻塞,使泪液分泌少。
VA缺乏会患皮肤角化如鱼癣、蛇皮癣、毛囊角化等,在上闭合大腿内侧常见。
VA缺乏时抵抗力差,易上呼吸道感染。
VD缺乏阻碍钙磷代谢障碍,维生素D能促进骨胶原蛋白合成。在骨胶原的成熟过程中也必须有维生素D参加,缺乏VD长骨生长停滞,骨质疏松,承重骨受重力压迫产生畸形,形成型腿和X型腿,鸡陶,漏斗胸,串珠胸、肋骨外翻。患儿不活泼,食欲缺乏,易激动,脾气怪,烦躁、睡眠易惊醒,多汗(头部明显),伴随肌无力。顶骨及枕骨由于类骨质生隆起形成方颅(多发生于3-9个月的婴儿)。
建议:婴幼儿出生十五天左右开始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AD
二、钙
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体钙不断积蓄增加的过程,妊娠初期胚胎中没有钙沉积,以后随着胚胎的发育胎儿体内钙的含量迅速增加,足月新生儿体钙的含量约为25-30g,约占体重的1%。成年时体钙的含量可以达1000~1200g或更多些,成年后骨的形成与重吸收仍继续进行,所以骨架不仅作为全身的支架,对机体起着支撑、运动和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而且也是体内多种无机盐巨大的贮存库。
1、缺钙表现:
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缺乏D3或钙质、骨胶原,导致骨骼偏软、筋腱弹性不够,出现佝偻状,小儿常有夜惊、盔汗、毛发稀黄、枕秃、多动、焦躁易怒等,还可能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出牙晚、发育不良等。
成人及孕产妇常有失眠多梦、多汗、腿痛抽筋等。
2、缺钙怎么补?
①妈妈在孕期坚持补钙
②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让皮肤直接接触阳光,可有助于钙的吸收
③大月龄婴幼儿可适当摄入含钙钙的食物
④补充维生素AD+儿童专用植物钙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钙每日摄入量
0—6个月 :300mg/d
7—12个月:400mg/d
1—3岁 :600mg/d
4—10岁 :800mg/d
11—17岁 :1000mg/
成人 :800mg/d
孕早期 : 800mg/d
孕中期 :1000mg/d
孕晚期 :1200—1500mg/d
50岁以上 :1000mg/d
三、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亿人超过世界人口的30%患有贫血,由于孕期储备不足,生长快需求量大,膳食结构不合理,丢失过多,吸收障得等都是引发贫血的主要原因。
1、铁的作用:
预防贫血:富含易吸收铁质,促进造血功能,让孩子面色红润不头晕;
增强免疫力:增加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力,増强抵抗力,减少生病次数
促进食欲:改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提高智力:加速脑部氧和营养供给,增强脑活力。
2、宝宝缺铁性贫血
①原因:宝宝出生后从母体获得的储存铁能满足婴幼儿3到4个月的造血需要,妈妈在孕期不注重补铁或孕期贫血,宝宝便会更早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
婴幼儿食物中的铁来源有限,摄入不足且容易随腹泻或其他疾病导致流失量过多。
宝宝自身消化能力弱对铁的吸收率不高或者需要量比较大从出生后两个月后容易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②表现:面色苍白、嘴唇、指甲盖脆薄易断,颜色偏浅,精力下降,易疲倦、易乏力、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抗感染能力差
3、危害:
①神经系统,可造成智力不可逆的损伤
②免疫力低下
③发育迟缓等
④消化系统,影响食和消化吸收,越不吃越贫血,越贫血越不想吃,恶性循环
小贴士:在中国,有将近一半的婴儿缺铁(44.7%)有1/5的婴儿患缺铁性贫血(20.5%)
护理建议:
①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选择强化铁的奶粉,补充复合维生素
②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该注意加强吃一些鸡蛋动物肝脏,瘦肉,补充妈妈铁源
③四个月以上的宝宝,患有缺铁性贫血可以根据月龄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④及时补充铁营养素+维生素C+优质益生菌
四、锌
锌的分布
①锌存在于入体的所有器官组织、体液和分泌系统中,成入体内的.起锌含量妇女为1.5g男子为2.5g
②锌的95%存在于细胞内,细胞中的60%-80%锌存在于胞质中。组织中前列腺含锌量最高,其次是骨骼和肌肉
③骨骼中的锌受甲状旁腺和维生素D的周节,在外源性锌不足时,成为儿童身体其他组织生长所需的锌来源。
④体液中精液的锌水平最高,说明锌与男性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小贴士:
中国少年ル童缺锌率高达60%,每日锌摄入量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一半,也就是说:每2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缺锌。
中国宝宝为什么缺锌:
孕期储备量不足,需求量大,饮食结构不合理,丢失过多,吸收障得。
缺锌表现:
①突然食欲减退,挑食、厌食、食量灭少(不包括从小一直吃的少或偶尔挑食)。
②容易生病,出虚汗等,外伤较难愈合。
③指甲上出现白斑,手指容易长倒刺等。
④好动多动、注意力较难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甚至反应迟钝。
护理建议:
①含锌丰富的食物,海鲜类,坚果类
②补充锌+VC+益生菌(调理肠道帮助吸收)
新生儿期保健与护理3一、舒适的环境
要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宝宝生活的房间应该采光良好,空气流通,房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2度到25度之间,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如果是炎热的夏季,也应该开空调来调节室温。
二、吃奶后要拍嗝
新生儿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当贲门的收缩功能发育成熟,吐奶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为了防止宝贝吐奶,每次喂完奶后应该竖着抱起宝贝,让宝贝的小脑袋靠在妈咪的肩膀上,然后轻轻地拍打宝贝背部,直到听到宝贝打嗝为止,如果宝贝一直不打嗝,还可以按摩宝贝的后背。
三、睡觉侧卧,不用枕头
宝宝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另外,宝宝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不需要枕头,因为新生儿的颈椎是直的,还没有形成生理弯曲,所以不需要枕头支撑。不过刚出生的宝贝爱出汗,也会经常溢奶,为了便于清洁,可以将毛巾对折,枕在宝贝头下。
四、选择纯棉浅色衣物
宝宝衣物应以轻软、温和而不易褪色的纯棉制品为佳,并避免使用易燃烧之尼龙料为宜。棉织内衣没有刺激性,又容易吸汗,是最适当的衣服。衣服的型式须简单,太紧和太宽,都会妨碍婴儿的活动。宝宝的衣物需和大人的分开清洗,最好能在阳光下晾晒。
五、脐部护理
宝贝的脐带应该在出生后7-10天脱落。脐部护理的关键是清洁和保持干燥,所以在脐带脱落前,注意不要把宝贝的排泄物接触到脐部,而且每次洗澡后都要及时进行脐部护理。方法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清洁脐部,注意要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能无规则地乱擦,那样容易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引发感染。脐带脱落后,脐部清洁步骤最好仍坚持一段时间。
婴儿期宝宝保健的注意事项
婴儿期的宝宝是十分脆弱的,作为父母应该好好呵护自己的宝宝,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婴儿期宝宝保健的注意事项,欢迎大家阅读。
婴儿期宝宝保健的注意事项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能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婴儿身体素质。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有效手段之一,对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来说,预防接种不仅有降低人群易感性的作用,还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婴儿时期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为保护婴儿身体健康,必须切实地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为1岁以内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婴儿期,严重地威胁婴儿健康,必须积极预防。
合理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鼓励用母乳哺喂。母乳喂养婴儿在我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习掼。但近年来,母乳喂养率在我国各地城乡都比以往低。1983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统一的调查方法,共调查了95132例0-6个月婴儿,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婴儿的生母。调查结果表明,o~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在城市平均为47.9%,农村平均为 74.0%,与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在上海召开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区间会议上所提出的指标(到1985年80%的婴儿有4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还有一定的距离。影响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保证母乳喂养成功,首先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妇幼卫生工作者的努力宣传、指导和科学工作者的研究。
在指导合理喂养过程中,要提请家长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特别是在婴儿开始逐步增添辅助食品后,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判断某种辅助食品的增加是否过量,婴儿的肠胃对该食物是否适应。若喂食过量和不定时,以及食物成分不适宜婴儿消化功能,都很容易引起婴儿消化功能紊乱或腹泻。本来婴儿机体营养储备就不足,腹泻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营养缺乏症,甚至贫血。因此,每当增添一种新的辅助食品,就应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功能。
促进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一种简单的基本认识过程,它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第一步。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如思维等都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积极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初生婴儿的视觉、听觉器官在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近年来的研究丧明,婴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快速时期。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大体趋势是:大约在生后第1个月末开始出现视线集中在某个物体上,4个月左右,视线可追随物体移动180?。接着是听觉定位,以及视觉、听觉分辨能力的提高等。
婴儿的感知觉是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成人的教育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结合婴儿的特点,结合一日生活的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婴幼儿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孩子自出生后, 各年龄期有其解剖、 生理和心理等生长特点。根据上述特点开展保健工作, 可使儿童茁壮成长, 并可防止不必要的疾病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 脐带结扎到不满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的保健重点为:(1)保暖: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 所以应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调节室内温度和更换衣着。 一般新生儿居室的温度宜维持在 16 20 ,湿度保持在 50% 左右。(2) 母乳喂养: 出生后即开始吸吮, 早吸吮有利母乳的分泌。(3) 加强护理: 尤其对脐带及皮肤的护理。脐带残端要保持清洁, 防止粪便污染。脐带脱落前不可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洗澡。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 尤其是皮肤皱折处。 (4)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
婴儿期出生到不满 1周岁的称为婴儿。此期的保健重点是: (1) 母乳喂养, 满4个月后逐渐添加各种辅食品;(2) 加强母婴之间的接触 (包括皮肤的感知觉、 视觉、 听觉) 促进动作、 语言等发育; (3) 按计划完成各种预防接种; (4) 预防婴儿时期的常见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 腹泻、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佝偻病。
幼儿期从1周岁到不满 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安排膳食, 培养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动作及语言的发展。预防传染病、 寄生虫病及意外事故。
学前期从3周岁到入学前为学前期。此期应重视口腔卫生和服的保健, 预防龋齿及视力异常。更多地利用 游戏 活动促进小儿的心理发育。 已经建立的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应予以巩固。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预防意外事故及中毒。
学龄期从入学到青春发育前为学龄期。在此期间应教育孩子做好学校卫生工作, 并重视 社会 主义道德的品质教育, 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类劳动。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让孩子学会这些保护自己,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宝宝,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能力,宝宝的情感认知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现在分享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1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
一、卫生保健制度有几条?
答:有安全卫生制度、家长联系制度、门卫管理制度、保健室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新生入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二、幼儿全天热量的分配要求是什么?
答:幼儿全天热量的分配要求为:早餐占20-25%午餐占:35-40%午餐点占:10%晚餐占20-30%
三、晨间检查应该怎样做?
答:一摸,摸有无发热;二看,看咽部、皮肤、精神状态;三问,问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情况;四查,查有无传染病,口袋有无不安全物品。
四、全日观察应该做到哪几点?
答:观察幼儿精神状况,面色、食欲,大便性质、次数和睡眠等。
幼儿发热时:观察其精神状态、面色、呼吸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呕吐、头痛、皮疹等。
五、体弱儿童有哪几类?
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迟缓轻度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肾炎、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特殊儿童—肥胖儿等。
六、怎样管理肥胖儿童?
答:
1、指导幼儿避免吃过多的谷类食物、脂肪类食物、保证蛋白质食品的共给。
2、对中度以上的肥胖儿童在进餐前适当让其先喝点汤,在进餐,以减少饥饿感。
3、选择大量的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米面量要控制。
4、适当增加他们的体力活动。
5、增加他们的减肥信心,给与心理上诱导,消除心理障碍。
6、对重度以上的肥胖儿童每月测量血压一次,每季度查血脂、血糖、胆固醇一次。
七、怎样给幼儿喂药?幼儿园用药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
1、保健人员负责喂药,送药时间为餐后20分钟,不许幼儿自己随便拿药吃。
2、鼓励幼儿自己吃药,甜药先吃,苦药后吃,保健人员必须看着幼儿把药吃下再离开。
3、只接受家长送治疗性药物,不接保健药和滋补药。
4、用药前要核对班级、姓名、药名、用药时间、剂量、药物是否沉淀变质。
幼儿园用药注意事项:
1、止泻药饭前服。
2、对胃有刺激的药和祛痰药饭后服。
3、感冒时尽量不用抗生素。
4、体温38以下不用退烧药。
5、咳嗽时不要论用止咳药。
八、怎样指导班上保育员进行空间消毒?
答:每日开窗通风。一般情况下,每周进行空气消毒一次,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一次。用消毒灯消毒时请注意:关好门窗、室内无人、时间30分钟,消毒结束,开窗通风后,幼儿方可入内。
九、怎样制定带粮食谱?各类食谱你的量应该是多少(一餐两点)?
答:
1、首先了解本地粮食、蔬菜、豆类及肉类供应情况。按营养需要选择每日所需的食品类、计划数量,为求各营养素之间有正确的比例,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近1:1:4-5。
2、根据伙食费标准,本着节约的原则,计划每日进食所需的量,做到花钱少,而营养丰富。
3、根据幼儿年龄、生理特点配备制定食谱。
4、配菜和烹调技术变化,做到多样化。
谷类100科左右,动物性食品60-80克,牛奶或豆浆100-150克、豆制品10-25克,蔬果类100-150克。
十、保健师应该配备那些器材?
答:对数视力灯、消毒灯、升高测量器、体重称、消毒液、血压计、消毒柜、超声雾化器、体温表、听诊器、敷料缸、方盒、药柜、资料柜、观察床、桌椅等。
十一、怎样指导幼儿体格锻炼的开展?
答:结合各年龄、季节变化,安排多样的体格锻炼内容,并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让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提高他们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户外活动中,要进行适合幼儿生理条件的体育活动,只要不妨碍幼儿安全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活动重要掌握幼儿的活动密度和负荷量,做到动静交替,对“疯玩”过度的幼儿要让其休息一会,炎热夏季要避免幼儿过多的跑跳,以防脱水或中暑。
十二、托幼机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答: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危房、安全通道是否堵塞,大型玩具连接处是否松动、油漆是否脱落、带刺、有棱角、缝隙等,地面是否过滑、台阶是否过高,电源是否安全,食品来源是否安全、饮用水、饭菜是否过烫,班级洗涤剂消毒用品是否保管合理,工作人员看护是否到位等等。
十三、怎样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答: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情况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表。
2、将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睡眠、进餐、活动、游戏、作业等)各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结合季节变换特点、考虑到家长的工作时间和需要。
3、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动静结合、室内外活动结合。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日托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4、取得家长配合,保证幼儿出勤率。
十四、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指哪几个方面?
答:饮食、睡眠、盥洗、大小便、自理与互助。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2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发烧的饮食调理
幼儿感冒或患病,常发烧,胃口不好,家长不必太着急,必需合理进行他食调理,就可维持正常生长需要,促使肠胃蠕动,增强食欲,促进身体康复。
幼儿发烧应进行嗽下饮食调理:
1、补充水分
水胜过药,发热身体出汗多,勤喂温水进行补充很有必要。半岁以内婴儿,继续采苊母乳喂养。母乳易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可补充水分。人工喂养,可喂稀释全脂奶,即2份奶钝加1份水(2:l),此时婴儿虽然奶量减少些,但补充了水分,更利于幼儿消化吸收。
幼儿发热宜以饮白开水,可适当喂些白开水,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C,增强抗病。饮水量的保持口唇滋润力度,不必过多。
2、流质饮食
发热幼儿,饮食调理以流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奶类(少油)等。也可喝些绿豆汤、冰西瓜、以助降温,利尿抗病。
但对伴有腹泻的幼儿(6个月以内),抵抗力差,胃的蠕动弱,冒粘膜耐受性差,则冷饮不利于身体康复,应禁食之。
当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喂半流质,如肉末粥、面条、稀饭、蛋花粥、配些易消化的某(清花鱼)。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油、盐宜少,少量多餐,切忌吃辛辣和刺激食品。但不必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3、服糖盐水
幼儿发热伴腹泻,可多次服用。服糖盐水。配置比例500毫升水加一小匙糖和半酒瓶盖盐混合。4小时内可眼500毫升。同时可补充电解质食物如柑桔、香蕉等水果(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含钙)、米汤、面食(含锌)。症状较重者,暂禁食,同时打“吊针”以补充水份和电解质。腹泻、呕吐缓解后可进流质食物,如米汤、过滤菜汁、藕粉等,但应禁食牛奶和豆浆(易产气)。
对发热伴咳嗽小儿,不能进食过多以防呕吐,宜吃易消化食物,少吃海鲜和过咸过腻的食物,以防引起过敏和咳嗽,加重症状。
小儿气管有遂物怎么办
小儿气管异物是由苴小儿的咳嗽反射及喉头保护性反射尚不成熟,功能不良所引起的。当小儿在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忽然深吸气时,就非常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随着呼吸的作用,异物就会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深部,可以引起小儿咳呛、青紫、呼吸困难。进入气管的异物有的没有及时发现,常常继盯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蔻状,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或肺肿脓的表现相似。较大的异物被吸入后可以因阻塞在声门或气管腔,使其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气管痉挛或声门紧闭,小儿可立即出现青紫、窒息而死亡。
小儿气管异物直接危及小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注意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
一旦小儿发生气管异物,家长不能存有任何侥兴心思,应该立即争分夺秒,急送小儿到医院治疗。这是因为小儿气管异物自然咳出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医院手术室赌条件下,用喉镜或气管镜才能取出异物。所以家长必须认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万万不可贻误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要避免小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同时不要给幼小的小儿吃炒豆子、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更不要给小儿强迫喂药,这些都容易造成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在小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钮扣、图钉等,防止出现意外。
这里特别提醒家长,有时小儿吃东西出现呛咳蕻后,仍长期反复咳嗽,按气管炎治疗仍不见好转时,就应考虑是否有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应到医院进行透视,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
怎样保护视力
小学生常见病发生率以视力低下患病率最高,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这里从学习角度谈谈中小学生如何自我恩节:晚间学习时间太长,使眼肌和头颈伸肌疲劳,工作能力下降,是造成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适当减少学习时间,讲求效率。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的学生应安排2次休息,每次约10——15分钟。
休息时,采苊身体练习等方式进行积极性休息,可改善脑和眼部的血液供应,加快头颈躯干伸肌群疲劳的消除,因而能有效地控制视力减退。建议活动内容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眼的运动及保健:可选用背功操、眼保健操、转眼等方法。
肩、颈、背部肌群的放松:可选用背部按摩,转动肩、颈,以及躯干和斜方肌反拉伸等。
下肢活动:室内进行小步跑、下蹲起、车轮跑等练习。
腰腹、颈背部的动力性练习:可在床上完成俯卧和仰卧体屈伸、背腿、剪腿、两头起等练习。
幼儿卫生保健知识3幼儿卫生学知识要点
一、运动系统:
1、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组成的,7岁左右腕骨才有比较明显的骨化,10-13岁,腕骨的骨化才完成。在幼儿时期的腕骨没有完全骨化,手劲小,不能承受重物,应该注意保护。
注意:第一,婴幼儿使用的玩具宜轻不宜重。第二,婴幼儿从事手部的游戏不宜过于细腻,时间不宜过长。第三,不能强迫幼儿搬运幼儿力所不能及的重物、从事成人的劳动。第四、应适当锻炼幼儿的掌、指骨,如组织幼儿撕纸、捏泥等。
2、幼儿生理弯曲是随着动作的发展而出现的,3个月,会抬头,出现劲前曲;6个月,会坐,出现胸后曲,一岁,会行走,出现腰前曲。这些弯曲开始形成时都不固定,幼儿横卧时便消失。只有到生理成熟期,生理弯曲才完全固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