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星堆展览开放时间持续到什么时候?
答:合肥三星堆青铜展持续到8月13日,从4月20日开始。
由安徽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全国近二十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的“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将于4月20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展出文物珍品140余件(套),年代自商代至战国,涵盖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展品种类包括青铜器、金器、象牙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多种文物类型。
三星堆遗址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鸭子河南岸,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出土器物等级最高、文明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址。本次特展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主要青铜文化圈为主线,将集中为观众展现出商周时期巴蜀、荆楚、吴越等青铜文化圈波澜壮阔的独特风采魅力。
本次展览为收费展览,符合条件的部分群体可享受免费或票价优惠。
三星堆博物馆(2)
冰镇牛奶真好喝,晚上畅饮一大杯之后,我决定开始动笔接着写三星堆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厅——青铜馆。四件展品分别是:陶制小小人、有人物和纹饰的玉璋、穿燕尾服的青铜大立人、站着轮流上班的公务员神鸟的青铜树(你都还记得吗?)
青铜馆是第二个展馆,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如同一场全羊宴。蒸羊羔、焖羊腩、炖羊骨、烤羊腿,一桌子下来,吃的就是那个羊味,风味的味。
青铜馆共有三层,环形楼梯,其中也设计了一条巧妙的中轴线,后面有图有真相。
我并没有从综合馆里一出来就进青铜馆,而是先找餐厅。
按照以前的习惯,一般都会在便利店里提前买点干粮和香蕉,找个地方胡乱吃完直接去下一站,再或者半天转完就离场。自从去年冬天在南京博物院吃了一次至今仍然念念不忘的大平台、紫金山、咖喱饭、热咖啡,这才意识到一顿丰盛的餐食可以很大程度上美化参观游览过程。就好像给普通照片加了一层美颜。
三星堆博物馆的两个展厅分别坐落在三星堆公园的两个区域,公园里大片绿地上有树有花,有雕塑有休息椅。还有各种炸鸡炸薯条炸香肠,以及青铜面具的冰激凌。但这些都不是我的菜。
我想吃饭,大米饭。
这么笃定的想吃大米饭是因为我提前看了场馆介绍,说是三星堆公园里有一家中餐厅,凭着直觉浑浑噩噩走了很远,终于找到了。地方不小,人也不少。穿门转廊转过前面一家家小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闯进了有大米饭和炒菜的大餐厅。
吃了一盘青椒炒腊肉,四满碗大米饭,回味着腊肉留下富有层次的油脂香味,我这才兴致勃勃的步入——青铜馆。
由于目前的三星堆考古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字,所以一切都只能靠推测(猜猜猜),推测的依据往往是古籍文典。然而即使是《史记》这样的正经记载,其中也免不了有司马迁的个人主观色彩,依靠《山海经》之类的神话传说推测的三星堆考古发现,答案就显得非常开放(不靠谱)。
还有一些完全无从考据,只能硬猜。例如面具上,眉心有个大方孔、耳垂有小圆洞,是何用意?
这么大个头的面具,谁的脸也招架不住。讲解里说有可能是为了将面具悬挂在高高的大树上,大方洞和小圆孔都是固定点。我看面具的确是有弧度,适合绑在圆形大树或者木桩上,可是就靠这么稀少的固定点,要用什么材料固定才牢靠呢?
万一来场暴风骤雨的,把面具从树上吹翻车,那就成了大凶,估计要很多人掉脑袋的。
绕过最大个头的面具走入其中,就会看到一排小个头扁平面具,装饰典雅,表情友好,个人感觉非常女性化,难道说这些都是甄嬛系列嘛?
可惜研究人员给她们起名叫做——小兽面。
接下来看到的就是这个配件特别大的青铜面具,看旁边的文字——青铜戴冠纵目面具,我在国博里曾经见过。
生生在脸上挂这么一个大家伙装饰物,三四千年前古蜀人的审美完全不考虑人性。
凸出的圆柱眼珠子,也很没有人性。
招风耳朵,很可爱,我能接受。
无论中外,特别特别古老的文明中,都有对眼睛的崇拜。有供奉眼睛的神庙,有专门在菩萨手指上画眼睛的风俗。
眼睛,心灵的窗户,一直到今天,都是五官中最通灵的。
绕来绕去走了几圈,一楼的青铜面具就算是看完了,顺着圆形楼梯上二楼,将看到各种青铜头像。
注意,是头像。面具的升级版本!
每次看到“钟鸣鼎食”这四个字,我都会想起我爸,他老人家的名字就藏在这个成语其中。
小时候在企业子弟学校读书,同学的父母都是同事,彼此熟识。每次历史老师或者语文老师一提到“钟鼎文”,全班同学都会看着我偷偷笑,弄得我无比尴尬,“恨不得一头钻到地缝里”就是我当时真实的心态。
现在看到“钟鸣鼎食”这四个字,除了想起我爸,眼前还会浮现出九鼎八簋,外加一组编钟,群臣簇拥君主身边,吃吃喝喝,大国风范,帝王气象。可惜小时候的同学都已经四散分离,否则再有“钟鼎文”这样的机会,我一定要扳回这个面子。
据我爸讲,当年他的名字是我爷爷请人算出来的。我爷爷是个读书人,却不肯自己亲自出手,反而让他人给自己唯一的儿子起名,有意思。
当然,我爸这个名字果然起的不俗气。
以前看到所有的青铜器都是锅碗瓢盆,唯独在三星堆,看到这么多精美的非主流青铜器,让人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拍案称奇!
二楼的展厅整体比较暗,有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感,部分装饰用了猩红色点缀,更给游客很多心理暗示:权利、祭祀、死亡、血液……也许是我想多了。
每一尊青铜头像脖颈处都是尖底,仿佛是插在什么地方。也许青铜器的原材料(铜、锡、铅)太过于昂贵,只有最重要的地方用青铜器铸造,永久保留,其余部分是木质,已经化为灰烬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西安的汉阳陵博物馆里就有很多小泥人没有胳膊,也是同一原理(胳膊为木质)。
说来有点想不明白,面具本来不就是用于掩饰自己的真面目的吗?但是古蜀国的面具和头像都是一个模样,没准铸造时候的陶范也都是一个系列。
一整排仪仗队的对面,是单独展览的四尊戴着黄金面具的青铜头像,黄金面具薄薄的贴在青铜头像的脸上,就好像一张黄金面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根据两个祭祀坑出土的物品,加上各种推敲研判,考古学家们复原出三、四千年前的祭祀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有器物,绝无虚构,皆有实物。
看到这一组巨大的阵列,不管还原度的真实性有多少,我对考古工作者的钦佩已经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前面说到综合馆有一条中轴线,由四件最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组成。
现在看到的青铜馆共有四层,螺旋楼梯中心,有一棵放大数倍的复制青铜神树,它就是青铜馆的中轴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一觉睡醒,发现脑袋都快掉到下巴,脖子又酸又疼,周围人声鼎沸。我愣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好吧,顺着楼梯坡道,继续上楼。
如果说二楼最后看到的祭祀复原大场面是一个悬念,那么接下来将抽丝剥茧,逐一将祭祀场面里的实物展开详细论述。这就是博物馆布局讲故事高明的地方。
亚马逊商城价格不菲的搪瓷盂,让全国网民欢乐了好几天,尤其是看到商品介绍栏一脸认真的说:这个容器主要用于盛放水果或红酒瓶,彰显东方传统色彩……这些都是调研失误闹出来的笑话。然而上面这个青铜器还真的是盛酒的容器,名字也比盂高级一百万倍,叫做尊。
在中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里看到这样的青铜尊,大家都不以为然,这不就是常见的家伙事嘛。可是在三星堆,这就属于外部引入的稀罕物件了。下面这个尊,并不是直接从中原地区进口的青铜器,而是古蜀国的工匠仔细研究舶来品后,按照古蜀国君王口味改良后的新品种。从青铜器繁杂的花纹类型上可以看出三星堆基因。
背景墙壁上不仅有手绘出来非常繁杂的三星堆花纹,而且还有一个大大的文字,说文解字了一番。
为了进一步向游客强调说明,三星堆的尊,属于文化交流的产物,博物馆专门选取了两尊站在一起的合影拼图,方便我们比较一番。
接下来这一组青铜器,和“尊”有点像,但没有“尊”那么夸张的大嘴巴,名字叫做罍,貌似也跟酒器有关,就当作款式不同的酒壶吧。这个罍字读法同“垒、磊”,这样比较容易记住,读音为二声。
看了上面的改良版三星堆的“尊”与“罍”,我心中不禁马上冒出很多很多问题……
为什么古蜀国没有交流借鉴(山寨)当时商周时期最流行的青铜“鼎”、“簋”,还有其他锅碗瓢盆,礼乐文明之器?
为什么中原人没有知识产权(克隆)一下三星堆文化中那些闻所未闻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等等奇葩创意呢?
呃……好像也没有想到其他更多好问题,就只有两个。
这些古怪精灵的创意设计作品实在令人防不胜防,在三楼展厅里,时不时就冒出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设计。
上面一部分有点像是一条人腿,上面穿着带有纹路设计的紧身裤,下面套了一双鸟爪靴,靴子下却又严丝合缝的踩着一只长嘴巴的鸟。机关相连,很像骨头关节。
看着这件奇葩展品,我一会儿想到国内第一部引入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的来客》,迈克和他的女搭档,手牵手往海洋深处走去,走着走着,就长出一副脚蹼像鱼一样游起来(时间太久远,记得不太真切);一会儿又想起安徒生笔下那条美人鱼,和王子约会时,鱼尾变成人脚,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锋利的刀尖上。嘶~!
当然,也许我们都误解了古蜀国的原本意图,就好像难以理解那个时候四川的气候,就好像西双版纳一样。
下面这个青铜器,奇葩中的奇葩,不知道是个啥?
如下图所示,看起来像是一个穿裙子的下半身,叫个青铜人身形器,没毛病;但麻烦的是,裙子上的纹饰却是反的,好像没有这样的先例。
上下颠倒翻过来看吧,纹饰顺眼了,但是,怎么看怎么就像是一个人在耍倒立呢?
接下来就是三星堆博物馆非常有名的青铜“方向盘”,这个梗流行了很久,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结果到了展厅里亲眼一看,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确实很像汽车的方向盘耶!
写到这里,三星堆青铜馆的参观就已经到尾声了,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返回成都市区的高铁是下午五点,我原先寻思会不会有点太晚,要不要改签早一班返回,现在看来这个时间正合适。
其实走到这里我早已经精疲力尽,无心细看。没想到自以为杠杠的体力也有掉链子的时候。看看眼前拖家带口抱孩子的壮劳力此时也都面露疲惫之色,步履蹒跚,令人同情。
强打精神深呼吸,我决定一站到底!
各种各样的神鸟,在三星堆青铜器里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它们的嘴巴有的又长又弯,形如鹰喙,比例大的惊人;有的嘴巴又尖又细,比较符合真实的秀气的小鸟;还有的嘴就比较厚黑了,如同下面这一只。
背景墙上有三星堆鸟造型集录,花枝招展各种造型一目了然于心。能下功夫从头饰到嘴形,再到翅膀和尾巴,将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到底,实在是服了这些老祖宗。
其中很多造型在前面的参观中已经看到,凤冠霞披的最令人喜爱,后面还有惊喜。
祭祀场面里出现的人物原型现在逐一登场,首先是这个头顶天线发射器的青铜人(下雨天千万不要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记得火星叔叔马丁脑袋上的天线有两根,天线宝宝脑袋上的天线有一根,别夸我看了这么多动画片。
去年疫情结束,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我们正忙的紧锣密鼓时,惊见网络图片:小学生戴着宋朝时期官帽上学的照片,号称为了疫情防控保持距离。这个噱头真厉害。
下面看到跪坐的青铜小人五官和其他不一样,我总觉得是奴隶。他们穿的不够体面,头上戴的帽子充满桀骜不驯的戾气。
下面就是祭坛的实物了。专家说现场收集到的全是零星碎片,无法靠考古实力恢复原状,只能尝试研究性的恢复。这个祭坛可以理解为共分三层,最下面是阴间(两只神情淡定的神兽),中间一层是人间(四个托天的武士),最上面一层是天界,漂亮的凤冠霞帔神鸟托着神箱,里面装着一群有身份的人【以上不对的说法纯属个人猜想,没有考据】。
蛇,在西方人眼中是不祥之物,因为在伊甸园里引诱亚当夏娃,违反了上帝与人类的第一个契约,被判了重罪,终身只能靠肚皮在地上滑行。然而在中国,蛇属于双重人格的动物。一方面被叫做小龙,上了十二生肖榜;另一方面,还是能吓死人的真家伙。
叶公好龙,用在蛇身上也行。
不认识这个动物就看背景墙。起初我也没有认出来,猛一看,好像是只羊。
好啦好啦,终于写完啦。累死人了!
最后是一组三星堆一号、二号祭祀坑开挖时的历史照片。
最后,是三星堆留给观众一组开放性的问题。
看完展览,在公园里转了一圈,赶紧出门找车去高铁站。
运气很好,博物馆门口就停着一辆公交车,有空调,有座位,只要戴口罩,刷卡2元即可上车。
坐在高铁上,安心之后,又开始考虑茶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晚上吃啥呀?
我想起回酒店路上有一个大排档,人声鼎沸的一号虾馆。咽咽口水,心里有了主意:就去那里!
三星堆博物馆的展览陈列
《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综合馆
综合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该馆以三星堆遗址全景挂屏为主体展品,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主体雕塑,辅之以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
综合馆分为6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的沧桑史”;第二单元为“物华天府——三星堆的农业与商贸”;第三单元为“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第四单元为“以玉通神——三星堆玉石器”;第五单元为“烈火熔金——三星堆冶炼”;第六单元为“通天神树——古蜀人智慧与精神的象征”。
《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青铜器馆
青铜器馆以青铜人首鸟身像为主体标志性雕塑,辅以大型铜质浮雕背屏,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古蜀青铜神品重器。青铜器馆分六个展厅,分别为:一展厅为“铜铸幻面,寄载魂灵——奇秘面具”;二展厅为“赫赫诸神,森森群巫——神巫群像”;三展厅为“皇天后土,人神共舞——祭祀大典”;四展厅为“矗立凡间,沟通天地——群巫之长”;五展厅为“千载蜀魂——奇绝的宗庙神器”;六展厅为“心路历程——三星堆考古录”。“雒城风华——广汉文物精华展”: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一楼展厅,面积约900平方米,共有展出文物137件套。
“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物展”: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特展厅,展示面积400平方米,为国内以“南方丝绸之路”为展示线索的较大规模专题展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