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能传遍京城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能传遍京城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因为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白局易《草》的故事

白居易《草》的故事是白居易年轻时到京城因《赋得古原草送别》而受到赞誉的故事。
1、故事
相传,白居易从家乡来到京城,拜访了当时名士顾况,投献了这首诗作。顾况听到白居易的字,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告诫白居易,在京城立足不易。但读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大为欣赏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1、诗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诗作
相传,白居易从家乡来到京城,拜访了当时名士顾况,投献了这首诗作。顾况听到白居易的字,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告诫白居易,在京城立足不易。但读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大为欣赏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白居易的草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1、《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原上草或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2、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赋得古草原送别

古典文学作品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①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②
【作者】
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
十四年 (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 (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
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
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
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
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
十九卷。
【注释】
①离离:形容野草很多。 ②萋萋:草色。《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贵族的后代,这里泛指远游者。
【品评】
《唐摭言》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
‘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
尽, 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 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
耳。’”《幽闲鼓吹》、《唐语林》、《北梦琐言》、《能改齐漫录》、《全
唐诗话》等都有类似记载,从而扩大了这首诗的影响。“赋得”,是“赋”诗
“得”题的意思。“得”什么题, 由人限定。 除进士科考试命题外,常见的
“赋得”诗有两类:一类是取成句为题,如骆宾王的《赋得“白云抱幽石”》;
另一类是咏物兼送别,如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白居易的这一首,属于
后一类。
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扣题目甚紧:先写古原草,后写送别,但
写古原而暗寓别情,写送别而不离草色。第一句以“古原草”点题,前加“离
离”,状其稠密、茂盛,与次句的“荣”和末句的“萋萋”呼应。次句“一岁
一枯荣”虽“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表明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
“荣”是主要的、本质的。春“荣”冬“枯”,这是“原上草”的特点。诗人
倒置一岁之中先“荣”后“枯”的顺序,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
又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离离”,绿遍古原的画卷。次联“野火烧不尽”承“枯”,
“春风吹又生”承“荣”。就字面看,两相对偶,铢两悉称;但就意义言,却
一气奔注,上下贯通,讲的都是“原上草”,而重点落到下句,与第二句“荣”、
“枯”并举而重点归“荣”契合。第三联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描绘。出句
从嗅觉方面落墨:“远芳”,即播散得很远的“草”香。这“草”香,从“原”
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笔:“晴翠”,即阳
光下闪亮的“草”色。这“草”色,从“原”上延展,直连接遥远的荒城。十
个字,把经过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何等色香兼美,气势磅礴!以上赋
“古原草”,似与“送别”无关。而读到尾联,便感到前面所写的“离离”之
“草”立刻充满“别情”。眼前是“古原”,而“王孙”一去,不是首先要穿
过那“古原”吗?“原上草”“远芳侵古道”,“王孙”不是也要随着“远芳”
踏上“古道”吗?“原上草”“晴翠接荒城”,“王孙”不是也要随着“晴翠”
走向“荒城”吗?诗中的两个“又”字,看来是有意重复。“原上草”“一岁”
一“枯”,而“春风吹又生”,循环不已。每当“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就“又送王孙去”,也循环不已。就这样,作者把“咏物”和“送别”多层次
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前六句,以“原上草”为主语,一气盘旋,胍络分明。后两句以“又送”
转入“送别”,又以“萋萋”照应首句的“离离”,回到“原上草”。章法谨
严,通体完美。中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对仗工整而气势流
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优点。它歌颂野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给人以乐
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又含有深刻寓义。它在当
时就受到前辈诗人称赞,直到现在还被人引用,并非偶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公元787年(唐朝贞元三年)早春时节,繁华的京城长安来了一个16岁的读书郎。高大豪华的楼台亭阁,热闹非凡的大街,川流不息的人群,都令他眼花缭乱。但他没有心思去浏览这都市的风光,只是左顾右盼,逢人便打听诗人顾况的住处。顾况是当时京都名士,又是朝廷上的著作郎,也是当时诗人们崇拜的偶像。经过多处打听,中午时分,他终于找到了顾况的家。见到了这位白发苍苍、大名鼎鼎的诗人。年轻人走上前去毕恭毕敬地行礼,并把一卷诗稿送上请老诗人指正。顾况打开诗卷,见上面工整地书写着“白居易”三个字,便认真打量这位闯上门来的陌生少年郎,他捋了捋胡须问道:“少年芳龄几何?”

白居易忙回答:“16岁”。

老诗人又问:“祖籍哪里?”

“太原。”

老诗人又笑了笑:“这么说,你是从太原而来。”

“不,祖籍太原,寄居江南,我是从江南而来。”

顾况又打量了白居易一番,然后开玩笑说:“长安米价太贵,要长期居住可不太容易。”

这虽然是打趣的话,但确是发自老人内心的诚挚之言。这些年来,到京都长安拜访、求学的人非常多,可是没有几个在长安站住脚的。初到长安的白居易虽然不明白老诗人此话的含意,他站在那里拘束得很,时间一长,便更加心神不安。这时,顾况慢慢地打开了白居易送上的诗文,仔细看了看,突然眼睛一亮,高声朗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好诗!好诗!”顾况高兴地大声惊叹道。

他笑容满面,走到白居易的身旁,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肩头说:“少年16岁能写出这样的好诗,要在长安住下去也是很容易的事。”

白居易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5岁时学写诗,8岁时已懂得声韵,因此16岁能写出这般好诗一点也不惊异。

少年白居易的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可以看出,少年白居易通过歌颂野草,表现了他一种奋斗不息的信念,一种顽强向上的精神。难怪老诗人顾况这样情不自禁地大声称赞了,从此,顾况便经常对人夸奖白居易的诗文,少年白居易也虚心好学,经常向老诗人求教。

之后他不仅在长安立足,而且诗文也非常有名气,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词译文及赏析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词译文及赏析,快来看看吧。

【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离离:草长而下垂的样子。

②一枯荣:枯萎一回,又茂盛一回。

③远芳:远生的草。

④侵:进入。

⑤晴翠:阳光下反射的碧草之色。

⑥王孙:本指贵族子弟。这里指游子。

⑦萋萋:草生长茂盛的样子。此句诗意,取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译文】:

原野上青草郁郁葱葱,鲜活又茂盛。年年岁岁,枯萎了复又苍翠。野火再猛,也烧不尽。春风一吹,青草复生。遥远的古道,弥漫着芳草的馨香,阳光照耀下,一片碧绿连荒城。又送友人,踏上古道,满怀离情,眼望着萋萋的芳草。

【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送别名作。诗题一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春草与别情,早在楚辞时代就已有了联系。这首诗从《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生发而成,以比兴手法表现送别情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咏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含哲理,催人奋进,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拓展阅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作品简介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此诗是作者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鉴赏

此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也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那“离离原上草”,就像是绿色的胜利旗帜。“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晴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蛩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这结尾意味深长。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古诗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①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②,一岁一枯荣③。

野火烧不尽④,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⑤,晴翠接荒城⑥。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⑦。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

(今陕西渭南东北)。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

尚书右仆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

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

[注释]

①赋得:根据指定的题目写诗就叫做“赋得”。古原:古老、宽阔的原野。诗题的意思是:按照“在长

满野草的古老原野上送别朋友”这一个题目写的诗。

②离离:形容春草繁盛茂密。

③一岁:一年。枯:枯萎,枯死。荣:生长,茂盛。

④野火:荒山野地里的大火。

⑤远芳:绵延向远方的芳香的野草。

⑥晴翠: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翠绿色的野草。

⑦萋萋(qī):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译文]

茂盛的野草长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新获生命。草香无边弥漫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接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春草茂盛好像满含深情。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就结了缘。但要写出“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尤其是要写出新意,仍是不易的。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啊,这话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该是如何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古诗草第一二句讲了什么地三四句赞扬了什么

古诗草第一二句讲了:
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古诗草三四句赞扬了: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赞扬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诗句出自: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原上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名是对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2. 原:原野。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相关推荐:

什么叫经纬线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能传遍京城

洛克王国快意恩仇技能石怎么得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溆浦作为流放地

什么叫经济滞缓初次分配再分配

洛克王国魔法石在哪几个地方

什么叫经济运行

什么叫街车啊

标签: [db:标签]

声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能传遍京城》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什么叫经纬线

    经纬线:在地球仪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百科 日期:2023-04-05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能传遍京城

    因为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洛克王国快意恩仇技能石怎么得

    1、洛克王国快意恩仇技能石只能通过做魔法日志中的任务获得。2、洛克王国所有的50级以上的宠物都可以使用快意恩仇技能石,从而学习快意恩仇技...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溆浦作为流放地

    秦朝之后,像屈原这样遭到朝廷贬谪,从政治家跌落到民间的罪臣”,想有尊严地活着,自由地思考,恐怕不大可能。但是,屈原却做到了这一点,在流放十八年的...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经济滞缓初次分配再分配

    经济滞缓是指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洛克王国魔法石在哪几个地方

    海螺洞穴里有一颗冒着泡泡的蘑菇,将蘑菇上的所有泡泡点破,它会变成水草,每一个泡泡都点破即可获得魔法石;海螺沙滩接近大海的岸边有一个漂流瓶,点...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经济运行

    经济运行是指各种经济主体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过程,可分为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市场经济运行是...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街车啊

    街车是摩托车的一种,主要适合于城市中代步,其最大的特点是发动机常裸露,也有半导流罩。发动机主要设计于适合在城市内的起步停车。街车的速时可...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