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千米,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0.4%。该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具有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特点,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该区域动植物区系和湿地生态系统独特,自然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原始的状态,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生物种质资源库。
三江源是指哪三江?
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故唐古拉山为三江源。
其中,澜沧江到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
三江源指的是哪三江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源的生态保护: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余个省、市、区,总面积5451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6.8%;1998年总人口28510万人,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22.84%,西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的西部边疆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本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又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其生态环境具有能深刻影响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巨大生态效应,并由此而广泛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江源指的是三江
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源头汇水区。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占16县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地质特征:三江源三江源区境内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长江源区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占44%,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10%。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在东南亚被称作湄公河)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世界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青海省也由此闻名于世。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相关推荐: